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冀明中学12月月考历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4.1906年12月14日,一位科学家在柏林的物理学会上发表了题为《论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的论文。他是( )
    A.牛顿 B.普朗克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35、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晚的应该是( )
    A、《格尔尼卡》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自由引导人民》     D、《日出印象》
    二.材料分析题(共计30分)
    36.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
    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
    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材料二 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材料三 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元代王冕的《墨梅》是其中的精品
    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1)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结合材料一概括其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3分)
    (2)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观察材料三,说明文人画所具有的鲜明特征。(4分)
    (3)材料四中反映了明朝妇女在婚姻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倾向。(1分)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变化的时代背景。并说明经济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4分)
    37、(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材料二 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三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的“抓住事物的本质”的?(3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的依据。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3分)
    (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3分)
    (4)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3分)
    38.(6分) 近代以来,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材料一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之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直到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曾经预言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材料三
    图一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1961) 图二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1969)
    (1)怎样理解材料一中“直到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 (2分)
    (2)你怎样理解蒸汽机和电力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分)
    (3)图一、图二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的特点?(2分)
    参考答案
    (4)原因: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2分)关系: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决定文化的性质与发展方向;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引擎。(2分,言之成理即可)
    37、(1)符合时势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民族独立。(1分)实现近代化(或实行资本主义)。(1分) 把握到大众的心理:对民族危机加剧不满;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不满;要求解决民生问题。(2分,答到2点即可。)
    (2)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分)任务:反帝反封建。(1分)性质:民主革命(1分)
    (3)大趋势: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分,答到其中3点即可)。
    (4)物质力量: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3分)
    38、答案:(1)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1分)它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对人类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1分)
    (2)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2分)
    电力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极大的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利地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分)
    (3)航天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科研和探索的领域扩展到太空。(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