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2011.1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一诗中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的“秦王”统一六国的时间采用公元纪年法应为 A.公元前三世纪早期 B.公元前三世纪晚期 C.公元前二世纪早期 D.公元前二世纪晚期 2.孔子曾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对于孔子的政治理想评价最恰当的是 A.孔子因文人感伤时代变迁的情怀而将周代的政治理想化 B.只要孔子得到适当的施政机会,掌握足够的权力,他的政治理想是能实现的 C.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欲恢复奴隶社会的社会秩序,有一定的保守性 D.儒家思想在汉代以后被统治者用来治国,说明孔子的政治理想由这些封建君主变为现实 3.表格内是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三首诗: 这三首诗反映的事件依次是 ①平定三藩之乱 ②雅克萨之战 ③平定噶尔丹叛乱 ④收复台湾 A. ①②③ B. ①④③ C. ③②④ D.①③② 4.有同学要写关于唐太宗民族政策的论文,看到《旧唐书》称:“贞观三年……中书侍郎颜师古奏言:‘昔周武时,天下太平,远国归款,周史乃书其事为《王会篇》,今万国来朝,至于此辈章服(绘有图文以区别等级的礼服)实可图写,今请撰为《王会图》。’从之。”对这段史料应采取的态度是 A.符合课本结论,客观真实 B.可信度高,毋庸质疑 C.属于佞臣谄媚之言,不足取信 D.有夸大其词之嫌,不可完全采信 5.恩格斯称赞亚里士多德为“古代最博学的人物”,罗素称他是“第一个象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在他广泛的研究领域中没有涉及的有 A.近代天文学 B.物理学 C.哲学 D.生物学 6.有位高二学生为了便于记忆,将拿破仑改造法国的措施列表整理,请指出整理错误之处 措 施意 义 A.政治改革政府;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B.经济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C.军事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当时较为先进的兵役制度 D.宗教承认天主教的国教地位拿破仑成为天主教徒,实现了法国国教与拿破仑信奉宗教的统一 7.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他的 A.民本思想 B.民生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族主义思想 8.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说:“自从我们失掉了马克思之后,我必须代替他。”为此,恩格斯 ①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②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③创作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 ④整理完成《资本论》第二、三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下图是列宁在1917年8月9日越过俄、芬边境时使用的假身份证。列宁使用此身份证时最直接的背景是 芬兰坦佩雷博物馆内收藏的列宁使用过的身份证 A.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B.彼得格勒笼罩着临时政府的白色恐怖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 D.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建立 10.苏联研究专家闻一在《凯歌悲壮》里,把苏联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时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退却时期”是指 A.新经济政策时期 B.十月革命时期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D.卫国战争时期 11.马克思指出:“拿破仑已经了解到现代国家的真正本质;他已经懂得,资产阶级社会的无阻碍的发展、私人利益的自由运动等等是这种国家的基础。他决定承认和保护这一基础。”为此拿破仑 ①建立法兰西银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颁布《民法典》,保障小农土地所有制 ③网罗人才,组建高效民主内阁 ④实行征兵制,发动对外战争 ⑤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改善与英国关系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12.新中国诞生伊始,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喜悦的心声,而这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是指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 ②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A. ②③ B. ② C. ③④ D. ①② 13.1979年美国西部时间2月2日,邓小平在西蒙顿竞技场的宴会大厅里握着美国企业家哈默的手说:“我们都知道你,你是在苏联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列宁的那个人,现在你可要来中国帮助我们呢。”邓小平说这番话的直接背景是 A.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始确立 B.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得以确立 C.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决策 14.“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这是新中国建立之初,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这群克服重重困难归国报效的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之一是 A.杨振宁 B.詹天佑 C.李四光 D.袁隆平 15.右图所示的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图中人物正在苹果树下思考万 有引力定律。后来,这位人物把自己的思考成果写成了科学巨著 A.《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B.《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C.《论物体的电动力学》 D.《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16.一战后,德国外长西蒙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 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奶的人 会同我们达成协议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想挤牛奶”的敌人指美国,美德矛盾是战前帝国主义诸多矛盾中最主要一对矛盾 B.“想割牛头”的敌人指法国,法德在历史问题以及欧洲大陆霸权问题上有矛盾 C.“想割牛头”的敌人是指英国,一战前英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德国的强烈挑战 D.“想挤牛奶”的敌人指俄国,俄德是世仇,战前围绕东欧势力范围的矛盾尖锐 17.右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此图判断,这位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远因和近因 B.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与世界大战发生 C.凡尔赛和约对欧洲局势的深刻影响 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失败的原因 18.从整体发展角度看,巴黎和会上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的有益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决策是 A.对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B.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欧洲建立新国家 C.在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中,倡导建立国际联盟 D.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