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一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第Ⅰ卷 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70分 1.公元前600年,雅典有位平民因偷窃蔬菜被捕,按雅典此时的法律他可能被判 A.被罚做“六一汉” B.处以囚禁 C.处以死刑 D.驱逐出境 2.公元前7世纪末期,雅典统治者编订了成文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限制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权力 B.将雅典的民主推到新阶段 C.使日常的审判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D.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3.梭伦改革中,直接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所需公民群体形成的措施有①颁布《解负令》②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③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④设立四百人会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4.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保持和稳定自耕农经济 C.鼓励劳动者积极生产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5.商鞅变法加强了中央集权,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移风易俗 B.富国强兵 c.推行县制,国君掌握任免权 D.重农抑商 6.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 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7.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显著,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有利于封建化 B.有利于民族融合 c.有利于统一黄河流域 D.有利于对外贸易发展 8.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和商鞅变法相比,不同点是 A.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制度创新,并为后世沿用 D.倡导严刑峻法 9.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 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 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王安石的富国之法中,为解决运费高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 A.市易法 B.免役法 C.均输法 D.农田水利法 11.王安石变法中,既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又使国家收入增加的措施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募役法 D.市易法 12.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收效最大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13.中世纪的欧洲,教堂遍布各地,天主教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牧师是中世纪欧洲最理想的职业 B.中世纪欧洲人的一生都同天主教有密切关系 C.中世纪的欧洲居民都要研究《圣经》 D.天主教及其教义严格禁锢着欧洲居民的思想 14.下列属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内容的是 ①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②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 ③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④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B.一场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D.是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16.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新教派,它们的共同之处包括 ①拒绝了罗马教廷为基督教会当然领袖的传统 ②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的解释《圣经》的权力 ③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 ④使国家的主权和社会的稳定得到了加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穆罕默德•阿里在工业方面,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这些技术和设备应是 A.手工工场时期的技术和设备 B.工业革命的成果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18.阿里的统治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主要是因为 ①他连年发动对外战争 ②他统治十分残暴 ③他对文化教育进行改革 ④赋税负担异常繁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对埃及而言,最重要的意义是 A.使埃及名义上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B.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行变革 C.改革得到了英法等国的大力支持 D.开启了埃及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20.下列对“二一九法令”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B.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C.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D.使农民完全摆脱了土地的束缚 21.19世纪晚期,俄国农村中阶级分化加剧,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俄国农村封建残余势力仍很强大 B.俄国农业资本主义成分迅速增长 C.农奴制残余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俄国出现了雇佣劳动力 22.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两则材料对比说明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 C.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D.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 23.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正沿着资本主义轨道快速发展 B.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社会进步 C.黑船来航对日本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D.幕府的高压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24.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25.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头发剪掉。 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A.革除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26.鹿鸣馆是明洽政府仿欧式风格建造的豪华俱乐部,反映出明治政府 A.推行“殖产兴业” B.倡导“文明开化” C.实行“四民平等” D.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 27.下列法令中,与戊戌变法无关的是 A.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 B.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C.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和决算 D.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28.戊戌变法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A.挽救民族危亡 B.要求变革一些旧制度 C.与顽固派进行论战 D.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29.维新变法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这说明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0.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维新派企图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有限改革 B.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C.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 D.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 31.新快报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09年3月16日,英国112岁高龄的一战老兵亨利•亚林汉姆怀着骄傲的心情,在驻伦敦的法国大使馆接受了法国政府颁发给他的“法国荣誉勋位勋章”。亨利•亚林汉姆所参加的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德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性加剧 C.垄断资产阶级抢占世界市场 D.世界反战力量不足以制止战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