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西高2011年5月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时代,帝王无疑是不可忽视的政治人物。尽管他们的成败得失无法脱离时代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但由于他们所处的特殊位置,使得帝王们的个人品质与治国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据此回答1-4题。 1.图一人物被称为“千古一帝”,我们之所以给他这么一个高的评价,主要因为 A.实行分封制,巩固了国家统治 B.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实行轻徭薄赋 C.实现统一,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D.首创刺史制度,加强对边疆的控制 图 一 2.图二为“唐太宗像”。有人曾作诗称赞唐太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诗中的“长策”是指 A.完善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B.医治战争创伤,实行休养生息 C.善用小恩小惠,骗取百姓服务到白头 D.处理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使其首领乐为己用。 图二 3.某校高二年级将举办“杰出历史人物”图片展。小张找到“康熙大帝”像(图三),他在康熙的主要事迹栏上写下了“少年果敢,制服权臣;当机立断,平定三藩;一鼓作气,消除割据;除恶务尽,平定叛乱”,但他觉得还不能全面展现康熙帝的功绩。你认为下列主要活动可以作为图片展补充的是 A.修筑驰道,巩固统一 B.羁縻府州,形成制度 图三 C.抗击沙俄,维护主权 D.设台湾省,加强控制 4.上述三个封建帝王所起的共同的历史作用是 A.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完成大一统 B.都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安抚百姓 C.建立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都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5.“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经常思索的话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下列关于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这里的“礼”是指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道义 B.孔子强调“仁”,体现了对百姓的关心与爱护 C.“三思而后行”是孔子对弟子子路的忠告,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D.孔子提出“中庸”的思想,反映了他缺乏原则性的局限 6.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作过高度的评价,说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著名的“三段论”命题,如“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三段论”主要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哪一方面的成就 A.生物学 B.逻辑学 C.伦理学 D.生理学 7. “从此,这个国家不仅有了统一的政府,还有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统一的税收。”(大国崛起•美国篇解说词)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 B.《独立宣言》的发表 C.《联邦条例》的颁布 D.1787年美国宪法的通过 拿破仑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的所作所为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据此回答8-9题 8.为了向拿破仑表达敬意,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写下了不朽的《英雄交响曲》,但正式出版时,贝多芬却愤怒地把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之所以让贝多芬如此愤怒,主要原因是拿破仑 A.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夺取了政权 B.加冕称帝,把法兰西共和国变成了法兰西帝国 C.悍然发动对俄国的侵略,迈出了“从伟大到荒谬的一步” D.滑铁卢战役惨败,被流放 9.恩格斯《德国状况》中提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对此段文字理解最正确的是 A.拿破仑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果实 B.拿破仑的统治相对波旁王朝民主 C.拿破仑虽然反对反法同盟,但对德国一直比较友好 D.拿破仑彻底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 10.1984年2月2日,正月初一,邓小平为深圳特区的题词(见右图),通过深圳电视、广播及报纸公布了。你可以从该题词中获得的信息有 ①题词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②经济特区政策是正确的 ③中央对深圳特区对外开放成果的肯定 ④对外开放首先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某校高二年级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选取《新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奠基者》作为研究课题,请问以下哪位人物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A. B C D 12.以下发明与牛顿有关的是 A B C D `13.19世纪末,当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初步形成后,英国并没有急于加入某一集团,而是继续奉行“光荣孤立”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A .英国不想参与大国间的争霸斗争 B.英国已完全丧失“海上霸主”的地位 C.不受条约约束,以便趁机在各地扩张 D.利用两大集团的对立,使其相互牵制 1917年,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其连任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想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阅读以上材料,回答14-16题 14.材料中所引的“ 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是指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内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15.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信息是 A.美国将坚持“孤立主义”政策 B.美国将参战 C.美国将加入同盟国 D.美国将干涉苏维埃俄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