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集宁一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练习题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3.下列漫画反映了某国某段时间在欧洲的实行的外交政策,该政策为
    A.英法结盟政策 B.英俄结盟政策 C.三国协约 D.英国大陆均势政策
    24.一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实际起的作用是
    A.维护凡尔赛体系 B.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
    C.限制大国的军事竞赛 D.促进国际经济文化交流
    2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以后,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
    B.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终将激化
    C.没有消除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D.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二、材料解析题(1、2两题共50分,附加题20分)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Ⅰ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土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
    (2)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6分)
    (3)材料三改革与材料一、二在核心主张、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6分)?
    (4)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6分)
    2.阅读下列材料: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协调了列强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尤其是在中国的复杂矛盾,形成了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1)美国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的意图是什么?(6分)为什么说华盛顿体系是不牢固的?哪一国有可能打破这一体系?为什么?(6分)
    (2)简要说—说中国山东问题的由来和解决过程。你从华盛顿会议对中国问题的处理中得到了什么认识? (14分)
    3.附加题:(20分)
    对于战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评说。
    阅读下面三位同学关于一战的一些言论,回答问题。
    李东:战争是各方矛盾、纠纷不断发展的结果,战争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阶级之间或军事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为的只是各自的利益……
    张妮:十分厌恶战争,觉得战争十分的残酷无情,给许多无辜的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威胁人类生存。
    吕卫:战争给人们无尽的伤痛,它使多数人都陷入流离失所的困境,他的结局……无疑是人们自制的最大灾难。
    ★(1)李东指出“战争是各方矛盾、纠纷不断发展的结果”,请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10分)
    ★★(2)张妮和吕卫两位同学是从哪一角度对战争进行了评述?一战还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0分)
    高二历史期中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25题,共50分)
    1-5ADACB 6-10DDDCD 11-15AABAD
    16-20DDAAA 21-25BCDAC
    二、材料解析题
    1.答案要点:
    (1)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度。日本则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中国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的命运。(6分)
    (2)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是这次改革的领导者,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奴;
    日本:天皇是改革的主导者,拥有实权,积极推进明治维新的开展;中国:光绪帝同情变法,作出改革举动,但由于实权掌握到慈禧太后手中,导致变法失败。(6分)
    (3)核心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改革方式: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6分)。
    (4)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统治者的态度等。(6分)
    3.(1)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存在着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矛盾三对主要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随着矛盾的发展,先后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并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10分)
    (2)角度: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和创伤。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一系列新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和平主义思潮的兴起;形成了战后新的世界格局。(10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