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三中2011年度高二暑假摸底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55分,每题1分) 1、《左传》记载:“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隶子弟(士以其子弟为仆隶),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按等级递减)。”这段记载反映了 ( ) A、夏朝建立压迫奴隶的国家机器 B、西周在宗法制基础上完善分封制 C、春秋诸侯争霸,天子有名无实 D、秦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2、某次考古活动中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上有刻文:“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得出的历史信息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分土建邦”与“乱世”是因果关系 B、秦始皇兼并天下,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 C、“家天下”结束了乱世,彻底消除了由分土建邦带来的割据战乱 D、这块刻石的出现最早不会早于秦朝 3、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率站着,……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4、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忆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 )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5、1902 年的一天,北京的一个戏院里有一伙人在侃大山,赵仁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钱义说:“我还参加过义和团运动呢”孙礼说:“我当时就住在东交民巷里”。李信说:“那儿离我的学校不远,我在京师大学堂里读书的”。根据所学知识,他们当中谁的话最有可能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赵仁 B、钱义 C、孙礼 D、李信 ( ) 6、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格中能够得出下列哪一历史结论 ( ) 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年代阵亡人数年代阵亡人数 19371251301940339530 19382492131941144951 1939169562194287719 ——《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 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 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7、《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此事造成了 ( ) A、太平军由盛转衰的开端 B、干王洪仁玕被黜去位 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 D、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 8、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的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 ) ○1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2反封建同时也反侵略 ○3《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4《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 ) B、参加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 D、革命都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10、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12、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一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 )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12、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 ) ① 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 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 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 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 ) 13、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这里“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是指 ( ) 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使民主共和制度深入人心 ③推动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中国继续发展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 ④使人民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图1是北京大学为纪念一场爱国运动而发行的纪念章, 这场爱国运动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载入我国史册。 这场运动应当是指 ( ) A、义和团运动 B、保路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