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协约国比同盟国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B.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 C.苏俄和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D.美国放弃中立,参加了战争 25.2008年1月20日法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辞世,引来了全球媒体关注。与此相比,2008年1月25日,德国最后一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却走得很安静,德国《世界报》在讣告中这样写道,输掉战争者在“自我怜悯与自我否定中隐藏,乐意被忘记”。下列关于“一战中,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集体失败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 ②作为非正义一方,失道寡助; ③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 ④内部矛盾不断尖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6.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该国以购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事实反映了 ①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国联的本质特点 ③英、法、美等国采取绥靖政策 ④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27.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错误: “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A.1处错误 B.2处错误 C.3处错误 D.4处错误 28.萨达特墓碑上写着这样的铭文:“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说他是“和平的英雄”主要是因为 A.主持巴以和谈,帮助建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B.与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 C.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维护民族利益 D.接受“土地换和平原则”,正式启动中求和平进程 29.当代世界,能源之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被称为“工业血液”的石油资源。因此,“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①二战前夕,英、美等国对日本“禁运”,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②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③美国出兵伊拉克,发动海湾战争④巴以双方对“耶路撒冷”的争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0.“完全毁灭纳粹的一切形式和制度,迫使和平与民主的敌人永难卷土重来。”这一材料最初出处应为 A.开罗会议决议 B.德黑兰会议决议 C.雅尔塔会议决议 D.波茨坦会议决议 二、基础填空题(每空1分,35题共35分) 1.周初分封之中,召公之子受封于 ,成为深入东北最远的一只姬姓贵族。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本人受封于 ,姬姓贵族封国中位居最东。 2.元朝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路、 、 、县。 3.1938年10月, 、 失守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立法、 、 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是中国第一部 ,它从 上宣告 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5.我国五个民族区域自治区中第一个是 ,最后一个建立的是 。 6. 1980年,邓小平发表《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经过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3月, 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该内容写入《宪法》。一个以 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7.希腊城邦始终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各城邦从建立之初便十分珍视独立自治,但又保持密切联系,拥有基本一致的 和语言文字,共同参加 。“男人就是城邦”,指得是除奴隶、妇女、外邦人以外的 享有公民权。 8.伯里克利时期的民主政治机构公民大会、 和由民众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9.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变得 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 和民事纠纷。 提出,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10.代议制指的是公民通过 组成代表机关, 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11.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 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1975年,共同体的立法机构 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12.外世界各国一般都会为重大军事行动制定一个计划或命名一个代号。如一战前,德军就制定了 ,1940年7月,希特勒制定入侵英国的 ,盟军诺曼底登陆的代号为 ,1991年2月,多国部队发动代号为 的地面攻势。 13.唐太宗对中外交往采取了积极友好的态度,六部下设 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 14.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制定《 》,即科学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又维护了毛泽东思想。 三、问答题(2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它应该是我们的政治参谋班子在目前这个时刻进行工作的出发点。要以象解决战时重大战略问题一样的彻底精神和慎重态度,必要时,还要在计划工作方面作出同样大的努力,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不能在这里试图提出全部答案。但我愿意表白我的信念: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美国驻苏大使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第511号(1946年) (1)根据材料,概括乔治•凯南电报的要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电报出现的背景。(12分) (2)美国在杜鲁门时期(1945—1953)是如何解决乔治•凯南在材料中所说的“这个问题”的?(8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