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同步检测(附答案)(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美国ILLIAC-IV计算机,是第一台全面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和存储器的计算机,它标志着计算机的发展已到了第四代。1975年,美国阿姆尔公司研制成470V/6型计算机,随后日本富士通公司生产出M-190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第四代计算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1968年开始研制第四代机。1974年研制成功DAP系列机。1973年,德国西门子公司,法国国际信息公司与荷兰飞利浦公司联合成立了统一数据公司,研制出Unidata 7710系列机。
    材料五: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被称为“智能计算机”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是智能电子计算机,它是一种有知识,会学习,能推理的计算机,具有能理解自然语言,声音,文字和图像的能力,并且具有说话的能力,使人机能够用自然语言直接对话,它可以利用已有的和不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思维,联想,推理,并得出结论,能解决复杂问题,具有汇集,记忆,检索有关知识的能力。智能计算机突破了传统的诺伊曼式机器的概念,舍弃了二进制结构,把许多处理机并联起来,并行处理信息,速度大大提高。它的智能化人机接口使人们不必编写程序,只需发出命令或提出要求,电脑就会完成推理和判断,并且给出解释。1988年,世界上召开了第五代电脑国际会议。1991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推出了一种大容量并行处理系统,用528台处理器并行进行工作,其运算速度可达到每秒320亿次浮点运算。
    材料六:模仿人类大脑功能的神经计算机已经开发成功,它标志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第六代
    第六代电子计算机是模仿人的大脑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具有可并行处理多种数据功能的神经网络计算机。与以逻辑处理为主的第五代计算机不同,它本身可以判断对象的性质与状态,并能采取相应的行动,而且它可同时并行处理实时变化的大量数据,并引出结论。以往的信息处理系统只能处理条理清晰,经络分明的数据。而人的大脑却具有能处理支离破碎,含糊不清信息的灵活性,第六代电子计算机将类似人脑的智慧和灵活性。(图)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第六代,这种发展可能仅仅是刚起步,前途没有止境
    人脑有140亿神经元及10亿多神经键,每个神经元都与数千个神经元交叉相联,它的作用都相当于一台微型电脑。人脑总体运行速度相当于每秒1000万亿次的电脑功能。用许多微处理机模仿人脑的神经元结构,采用大量的并行分布式网络就构成了神经电脑。神经电脑除有许多处理器外,还有类似神经的节点,每个节点与许多点相连。若把每一步运算分配给每台微处理器,它们同时运算,其信息处理速度和智能会大大提高。
    神经电子计算机的信息不是存在存储器中,而是存储在神经元之间的联络网中。若有节点断裂,电脑仍有重建资料的能力,它还具有联想记忆,视觉和声音识别能力。日本科学家已开发出神经电子计算机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在1.5厘米正方的硅片上可设备400个神经元和40000个神经键,这种芯片能实现每秒2亿次的运算速度。1990年,日本理光公司宣布研制出一种具有学习功能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神经LST”。这是依照人脑的神经细胞研制成功的一种芯片。它利用生物的神经信息传送方式,在一块芯片上载有一个神经元,然后把所有芯片连接起来,形成神经网络。它处理信息的速度为每秒90亿次。富士通研究所开发的神经电子计算机,每秒更新数据速度近千亿次。日本电气公司推出一种神经网络声音识别系统,能够识别出任何人的声音,正确率达99.8%。美国研究出左脑和右脑两个神经块连接而成的神经电子计算机。右脑为经验功能部分,有1万多个神经元,适于图像识别:左脑为识别功能部分,含有100万个神经元,用于存储单词和语法规则。现在,纽约,迈阿密和伦敦的飞机场已经用神经电脑来检查爆炸物,每小时可查600—700件行李,检出率为95%,误差率为2%。神经电子计算机将会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它能识别文字,符号,图形,语言以及声纳和雷达收到的信号,判读支票,对市场进行估计,分析新产品,进行医学诊断,控制智能机器人,实现汽车和飞行器的自动驾驶,发展,识别军事目标,进行智能决策和智能指挥等。
    材料七:对光计算机的研制已取得进展,它比普通电子计算机快1000倍
    光计算机是利用光作为载体进行信息处理的计算机。1990年,美国的贝尔实验室推出了一台由激光器,透镜,反射镜等组成的计算机。这就是光计算机的雏形。随后,英,法,比,德,意等国的70多名科学家研制成功了一台光计算机,其运算速度比普通的电子计算机快1000倍。光计算机又叫光脑。电脑是靠电荷在线路中的流动来处理信息的,而光脑则是靠激光束进入由反射镜和透镜组成的阵列中来对信息进行处理的。与电脑相似之处是,光脑也靠产生一系列逻辑操作来处理和解决问题。计算机的功率取决于其组成部件的运行速度和排列密度,光在这两个方面都很理想。光子的速度即光速,为每秒30万千米,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激光束对信息的处理速度可达现有半导体硅器件的1000倍。光子不像电子那样需要在导线中传播,即使在光线相交时,它们之间也不会相互影响,并且在不满足干涉的条件下也互不干扰。光束的这种互不干扰的特性,使得光脑能够在极小的空间内开辟很多平行的信息通道,密度大得惊人。一块截面为5分硬币大小的棱镜,其通过能力超过全球现有全部电话电缆的许多倍。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的光学转换器,在字母O中可以装入2000个信息通道。因此科学家们早就设想使用光子了。
    材料八:开发中的DNA电脑
    科学家研究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有一种特性,能够携带生物体各种细胞拥有的大量基因物质。数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以及计算机专家从中得到启迪,正在合作研制未来的液体DNA电脑。这种DNA电脑的工作原理是以瞬间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基础,通过和酶的相互作用,将反应过程进行分子编码,对问题以新的DNA编码形式加以解答。
    和普通的电脑相比,DNA电脑的优点首先是体积小,但存储的信息量却超过现代世界上所有的电脑。它用于存储信息的空间仅为普通计算机的几兆分之一。其信息可存储在数以兆计的DNA链中,一升的DNA溶液可包含信息量高达10。其次,这种电脑运算速度极快。据估计,一台DNA电脑只需几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迄今为止所有计算机曾经进行过的运算。第三是最大限量的减少能耗,DNA电脑的能耗,仅为普通电脑的十亿分之一。1995年,科学家首次报道用“编程”DNA链解数学难题取得突破。
    DNA计算机的功能之所以强大,就在于每个链本身就是一个微型处理器。科学家能够把10亿亿个链安排在1000克的水里,而每个链各干各的事情。它们各自进行计算。这意味着,DAN计算机能同时“试用”巨大数量的可能的解决方案。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电子计算机对每个解决方案必须自始至终进行计算,直到试用下一个方案为止。
    所以,电子计算机和DNA计算机是截然不同的。电子计算机一小时能进行许多次运算,但是一次只能进行一次运算,而DNA计算机进行一次运算需要大约一小时,但是一次能进行10亿亿次运算。
    人脑的功能介于两者之间:一小时进行大约10万次运算,一次进行大约1万亿次运算。DNA计算机把二进制数翻译成遗传密码的片段,每个片段就是著名的双螺旋的一个链。科学家们希望把一切可能模式的DNA分解出来,并把它放在试管里。然后,他们将制造互补数字链。互补数字链不会解决某一个方程式,但是将会从一个解决方案中把互补数字链提取出来。
    材料九:利用蛋白质的开关特性开发出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主要是以生物电子元件构建的计算机。由于半导体硅芯片电路密集引起的散热问题难以解决,科学家便投入了生物计算机的研究与开发。生物电脑的性能是由元件与元件之间电流启闭的开关速度来决定的。科学家发现,蛋白质有开关特性,用蛋白质分子作元件制成集成电路,称为生物芯片。使用生物芯片的计算机称为蛋白质电脑,或称为生物电脑。已经研制出利用蛋白质团来制造的开关装置有:合成蛋白芯片,遗传生成芯片,红血素芯片等。
    用蛋白质制造的电脑芯片,在1平方毫米的面积上即可容纳数亿个电路。因为它的一个存储点只有一个分子大小,所以它的存储量可以达到普通电脑的10亿倍。由蛋白质构成的集成电路,其大小只相当于硅片集成电路的十万分之一,而且运转速度更快,只有10-11秒,大大超过人脑的思维速度。生物电脑元件的密度比大脑神经元的密度高100万倍,传递信息的速度也比人脑思维的速度快100万倍。
    生物芯片传递信息时阻抗小,耗能低,且具有生物的特点,具有自我组织自我修复的功能。它可以与人体及人及结合起来,听从人脑指挥,从人体中吸收营养。把生物电脑植入人的脑内,可以使盲人复明,使人脑的记忆力成千万倍地提高;若是植入血管中,则可以监视人体内的化学变化,使人的体质增强,使残疾人重新站立起来。
    美国的科技人员已研究出可以用于生物电脑的分子电路。它由有机物质的分子组成,由分子导线组成的显微电路,只有现代计算机电路的千分之一大小。
    材料十:研究中的量子计算机
    1996年初,美国的科学家说,他们发现在某种条件下,光子能够发生相互作用,这个发现能够被用来制造新的信息处理器件,从而导致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超级计算机的出现。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已经证明,个体光子通常不相互作用,但是当它们与光学谐振腔内的原子聚在一起时,它们相互之间会产生强烈影响。光子的这种相互作用,能用于改进利用量子力学效应的信息处理器件的性能。这些器件转而能形成建造“量子计算机”的基础,量子计算机的性能能够超过基于常规技术的任何处理器件的性能。量子计算于1994提跃居科学前沿,当时研究人员发现了在量子计算机上分解大数因子的一种数学技术。这种数学技术意味着,在理论上,量子计算机的性能能够超过任何可以想象的标准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潜在的用途将涉及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从工业生产线到公司的办公室,从军用装备到学生课桌,从国家安全到自动柜员机。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已经证明,光子和光学谐振腔内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为建造光学量子逻辑门奠定基础。
    ——以上材料均摘自互联网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至六,并可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至今已经开发成功的六代计算机的性能及特点。
    (2)依据材料七至十,查阅相关资料,谈谈你对计算发展前景的展望与设想。
    2.答案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