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新文化运动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新文化运动拉开序幕的标志是( ) A.《新青年》在上海创刊 B.《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C.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D.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 2.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 ) A.改良思想 B.社会主义思想 C.民权思想 D.民主与科学思想 3. 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 ) A.科学、民主B.民主、自由 C.科学、博爱D.平等、博爱 4.新文化运动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社团是( ) A.新潮社 B.国民社 C.平民演讲团 D. 少年中国学会 5.在《新青年》的影响下,介绍新思想、新知识影响较大的新式刊物是( ) A.《新潮》和《国民》 B.《晨报副镌》 C.《新潮》和《民报》 D.《每周评论》 6.新文化运动以儒家传统道德作为矛头所向,主要是因为 ( ) A.儒家思想落后与资产阶级文化 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C.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D.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7.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民主”,主要是指 ( ) A.国家主权和民主权利 B.人民民主权利和自由 C.东西方文化有机结合 D.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8.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这里“科学”的含义包括 ( ) ①历史典籍 ②自然科学 ③科学的观念和方法 ④宗教之哲理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9.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功绩在于 ( )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 C.揭开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权威 10. 新文化运动在史学界被认为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这主要是因为 ( ) A.它继续反对封建专制 B.它反对“尊孔复古” C.它继续主张民主共和 D. 它主张向西方学习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材料二:“我们也知道单有白话未必就能造出新文学;我们也知道新文学必须要有新思想做里子。但是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的哪方面的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陈独秀、胡适的新文学观点? 12. 阅读下列材料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如人身然,官体之有左右也,呼吸之有出入也,骨肉之有刚柔也,若相反而实相成。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请回答 : (1)蔡元培是在什么样历史背景下提出材料中观点的? (2)材料表明蔡元培的新思想是什么?它的实质是什么? (3)想一想,蔡元培的新思想,对当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有何借鉴意义? 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孔子与宪法,渺不相涉者也。吾今于此标题,宁非怪诞之尤?然于怪诞标题之前,久已前有怪诞之事发见。……怪诞之事实者何也?则宪法草案中规定“国民教育的孔子之道为修身之大本”之事是也。 ——引自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材料二 :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引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