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 一、 情景导入:民国初年政治上演出了一幕由共和而专制甚至沦为帝制的怪剧。中国向何处去?这是先进的中国人都在深刻的思考的问题。目光敏锐、思想激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探索,他们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新的文化运动。 二、预习展示: 三、合作探究: 1、为什么在1915年中国出现了新文化运动? 2、《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还有谁?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3、陈独秀为什么要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4、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为什么他们把斗争矛头指向孔子和儒家传统道德?“打倒孔家店”的实质是? 5、文学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文学革命的内容有哪些? 四、精讲点拨: 五、当堂达标: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当时各历史条件推动的产物,这些历史条件包括 ①辛亥革命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④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新青年》创刊后深受青年知识分子的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之所以有如此反响,是因为 A.《新青年》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B. 《新青年》以民主、科学思想为其主旨 C.《新青年》歌颂了十月革命 D. 《新青年》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3.右图为北大校园的雕塑,其造型来源于“德先生”(Democracy)和 “赛先生”(science)英文头一字母“D”“S”的变体。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 A. 民主与自由 B.平等与自由 C.民权与科学 D.民主与科学 4.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当时文学革命的内容包括 ①提倡白话文;②文学要为工农服务;③使用简化字;④建立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5.李大钊指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这说明 A.新文化运动反孔教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民主政治 B.新文化运动矛头所向是封建的儒家思想 C.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儒家传统文化 D.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民主政治的道路 6.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文化平民化逐渐成为中国教育界、文学界曲艺界等思想文化的新潮流。下列现象反映了文化平民化趋势的有 ①诗体解放运动 ②打倒孔家店 ③京剧的市民化 ④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也称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 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解放云者,脱离卡奴隶之羁衅,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二: 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无知妄为之风息焉。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的政治上、经济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权”是指什么?在这里陈独秀提出了哪些主张? (2)材料二中陈独秀号召人们坚持什么精神? (3)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两位先生”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课后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