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9.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受到民主和科学的洗礼,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
    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组织基础
    D.有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
    20.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和新文化运动时的“打倒孔家店”,二者对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本质上的共同原因是
    A.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B.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思想
    C.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而董仲舒则发展了儒家思想
    D.儒家所宣扬的“仁”极具双重性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三年来,泰西专以中国说,报章议论,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地,擘画详明,绝无隐讳。 ——《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二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三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二两则上书出自谁手?作者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上书的?反映了什么政治要求?(6分) 新 课标 第 一网
    (2)以作者为核心的政治派别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反对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思想论战,这场论战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分别是什么?(8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的政治思想有什么特点?应如何认识?(6分)
    22.概括指出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对待孔子和儒学态度的特点及原因。
    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三单元测试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 B 4. D 5. C 6. A 7.A 8. B 9. B 10. C 11. B 12. D 13. B 14.B 15. A 16. A 17. D 18. A 19. C 20. A
    二、非选择题
    21.(1)康有为。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要求实行维新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
    (2)主要内容: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影响: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进步性:体现了要求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局限性:反对顽固守旧思想,但不敢正面对抗,而是借用孔子名义,并企图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起来,减轻变法阻力,反映了其阶级本质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2.(1)特点:①康有为等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以儒学的形式进行宣传,使二者统一。②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孔子进行绝对否定,加以批判,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2)原因:①维新变法时期,顽固派仍有很强大的力量,康有为等借用孔子的名义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与资产阶级上层的两面性及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②新文化运动时期,北洋军阀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古复辟的政治目的,使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与辛亥革命后的思想潮流及陈独秀等人的学说、经历有关。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