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世纪初,一位在华的欧洲人说,“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大西近海一国”指西班牙 ②“大西近海一国”指葡萄牙 ③当时的欧洲发生了商业革命 ④这种现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输出机器 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拓展殖民地市场 14.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 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由此推断在下表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人均糖消费量(磅) 时间欧洲(除英国外)英国 1680 1750 18000.85 1.90 1.984 10 18 A.新航路开辟之初英国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 B.英国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权从而占据贸易优势 C.圈地运动促使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 .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高 15.卢之超在《关于斯大林问题的再认识》提到:“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在美国提供技术设备和专家的条件下建成的,美国通用电气和纽波特——纽斯公司承揽。……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由近80家美国厂商制造设备,570名美国人……参加组装。……1939年,美国道尼公司在莫斯科建设一座生产轻型战斗机的工厂。”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苏联接受了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实施了和平演变 C.苏维埃的敌人美国竟是苏联经济奇迹的参与者 D.大萧条期间美国向苏联转嫁了危机 16.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力量变化趋势的描述较为准确的是 17.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C.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18.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A.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 家稳定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19.史书记载:“大观元年五月,改交子务为钱引务,版铸印凡六:曰敕字、曰大料例、曰年限、曰背印,皆以墨;曰青面,以蓝;曰红团,以朱。”这可用来证明宋代 A.采用彩色套印技术 B.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C.放宽了对商业的控制 D.重视商业税收 20. 2010年11—12月,第1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墨西哥坎昆拉召开,各国政要在此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行动方案,最终通过了两项决议。其实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如西周律法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唐律》中更是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等。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我国古代就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 B.立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C.加强国际合作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 D.重视生态平衡自古就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21.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D.反教皇的宗 教斗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