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梭伦说:“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下列改革措施不能体现梭伦这一思想的是 A.颁布“解负令” B.创立四百人议事会 C.建立公民法庭 D.第一、二等级可任高级官职 2.北魏孝文帝“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中大大加快民族大融合进程的措施是 A.推行均田制 B.实行郡县制 C.整顿吏治 D.实行汉制,移风易俗 3.英国宗教改革中,英王将没收来的天主教修道院的一部分地产在市场上出售,结果都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这表明: ①宗教改革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②英国王权的加强需要资产阶级的支持③腐败的教会已成为欧洲社会发展障碍 ④西欧各国国王都支持本国的宗教改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穆罕默德•阿里曾对着一份奥斯曼素丹的诏书说:“我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冒险家来到埃及。……如今,我在这里已经站稳脚跟。”“我从来就没有什么主人!”这段话所包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穆罕默德•阿里欲取代奥斯曼素丹的地位 B.穆罕默德•阿里已经实现了对埃及的统治 C.当时埃及已经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D.当时埃及是奥斯曼帝国的一块重要殖民地 5.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6.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 A.加强资产阶级专政 B.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 C.加强军事实力 D.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7.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8.1861年,一位农民有一件民事纠纷想诉讼案件,根据当时的法律,该案件将 A.实行公开审判 B.可以请律师 C.按等级进行审理 D.可由陪审团陪审 9.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呼、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实力和地位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统治的阶级基础 12.日本尊攘派形成的原因是 ①外国势力入侵,日本民族危机加深②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对内恐怖镇压 ③中下级武士得到部分大名和人民的支持④各地人民起义风起云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废藩置县,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保留武士特权③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绝对忠于天皇的军队④ 制定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日本明治维新后,百姓的姓氏多有田中、山下、河上、盐田、鸟饲、猪狩等,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日本政府重视农业 B.日本地理环境复杂,人们重视保护环境 C.当时日本人的文化水平较低 D.日本百姓的身份地位有所提高 15.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惟在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明治政府“文明开化”的重点是 A.教育改革 B.军事改革 C.培养出国人才 D.社会生活习俗改革 16.下表为1800~1950年日本东京人口变化状况(单位:千人) 年份1800年1880年1900年1950年 人口800105016005425 表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表明日本 A.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B.工业化速度加快 C.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D.成为世界商业中心 17.19世纪后期,日本之所以要制定一部宪法,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农民负担加重 B.中小地主对明治政府改革的不满 C.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和农民暴动 D.明治天皇加强权力的需要 18.日本在近代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过程中,更多地依靠军事手段来夺取殖民地,取得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不是靠经济手段。其主要原因在于①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②国内市场狭小③资源不足④农业落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百日维新最根本的相同原因是 A.民族危机严重 B.国内阶级目睹尖锐 C.资产阶级软弱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0.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结合 21.在中国最早介绍进化论原理,并根据此原理阐明变法的重要性的人是 A. 康有为 B.严复 C.梁启超 D.孙中山 22.戊戌变法将使大小官员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这是因为变法规定 A.准许臣民上书言事 B.撤并闲散机、冗员 C.废除八股取士 D.提倡投资设厂 23.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 是他们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主张不符合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以减少变法阻力 24.戊戌变法运动是①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②一次爱国救亡运动③一次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阿奎那的“君权神圣”与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思想的相同之处是 A.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君权 B.都是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 C.都是为了加强教皇权力 D.都是教权与王权斗争的产物 26.英王詹姆士一世曾在议会中声称:“国王完全有理由被尊为神,因为他在人间类似神权那样地行使着他的权力……国王是神在人世间带着呼吸的翻版。”这表明 A.他主张国王权力必须高于神权 B.他在极力贬低神的地位 C.他认为王权完全可以脱离神权而行使 D.他在借助神权强化王权 27.下列有关洛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资产阶级分权与制衡学说的创始人 B.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其思想对法国启蒙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D.其思想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