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10•江阴一中学情反馈)根据下面17-20世纪自然科学与科技成果的统计表,正确的有( ) 17世纪18世纪19世纪20世纪上半期20世纪50~80年代 成果 数量106项756项546项961项2 000多项 重大 成果牛顿运动三大定律瓦特改良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莱特兄弟的飞机电脑网络 ①科技发展史上美国创新能力始终领先于英国 ②科技成果都直接运用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力 ③20世纪下半期的成果数量有超过前300多年总和的趋势 ④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6. (2010•常州模拟)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为主题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激烈。请你帮助各小组完成下列研究。 (1)甲组同学认为:“科学时代的到来是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的必然结果。”请你为甲组同学找出最有力的论据加以说明。(4分) (2)乙组同学认为:“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可以引领一个崭新的时代。”请你以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为例说明这一观点。(8分) (3)丙组同学从网上查到了有关爱迪生的资料: 爱迪生一生取得了1 300多项发明专利,被称为“发明大王”。研制电灯的关键是找灯丝材料。据说,爱迪生试验了1 600种耐热材料和6 000种植物纤维,但都没有成功。1879年10月,爱迪生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斯旺用碳丝制成了白炽灯的报道,深受启发。他用棉丝烧成碳丝,再将碳丝装进灯泡,小心地抽成真空,当电灯通上电流时,灯丝发出明亮的光辉,持续了45小时。爱迪生终于成功了。 在谈到自己的发明时,爱迪生说:“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我生平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 依据上述材料,请你帮助丙组同学总结爱迪生取得多项重大发明的原因。(4分) (4)参与了同学们的研究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5. D 【解析】1900年普朗克提出的量子论与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一起构成20世纪物理学的基础,但量子论又是分子、原子相关理论的基础,所以选D。 6. B 【解析】本题考点是经典力学的意义。经典力学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兴起,从这点可以很容易选出正确的是B项。 7. A 8. B 【解析】本题考点为伽利略的物理学成就、经典力学、进化论和相对论。解题关键是对这些科学成就的内容特征有准确的把握。④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根据这个可以排除C、D两项,③项是属于相对论的内容,因此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为B。 9. B 10. C 【解析】本题考点为近代科学成就,关键词是19世纪,相对论诞生于1905年,故排除A;牛顿力学体系创立于17世纪,故排除B;量子论诞生于1900年,故排除D;正确选项只有C项。 11. D 【解析】本题考点为进化论的意义。解决本题的关键词是“19世纪中期”和“生命现象”,A项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显然不符合,B项启蒙思想的推广是在18世纪而非19世纪,C项人猿同祖学说正是反进化论者所猛烈攻击的对象,故排除,正确选项是D。 12. A 【解析】本题考点是进化论和相对论的意义。关键是要注意题干中的最主要这个限制项,本题是个最佳选择题。D项显然不符合事实,首先排除;B项和C项都可以包含在A项里,因此正确选项是A。 13.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类起源问题上进化论和宗教的分歧。②不符合事实,首先排除;④项发生于文艺复兴时期,也排除;正确选项是B。 14.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磁学成就,解题关键词是19世纪末,应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A、B、C三项都是工业革命前后的知识点,法拉第的发明为电能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开辟了电气时代,所以正确选项是D。 15. D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中世纪”,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直到中世纪后期才形成,B项和C项属于同一范畴,都排除,正确选项是D。 16.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只要能熟知三位科学家科学成就的主要内容可以很容易地答对;第(2)问,要注意试题的关键词“发展”和“突破”,是从三位科学家成就的地位和影响角度来考查的;第(3)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这道试题难度总体不大,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答案】 (1)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还确定了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这两个新概念。(3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和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3分)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提出光电效应理论。(3分) (2)伽利略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分)牛顿建立起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2分)爱因斯坦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同时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之中。(3分) (3)牛顿的经典力学及以后的物理学研究成果促进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2分)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为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分) 第2课时 1. B 2.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蒸汽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意义。抓住关键词“欧洲对世界和支配”,题干中说以蒸汽机为基础实现了欧洲对世界的支配的本质意义是工业文明征服了世界,A项过于肤浅,B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在欧洲,正确选项是D。 3. B 【解析】抓住关键词“1819年”,应该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A项和D项,C项不是动力装置,也排除,正确选项是B。 4. B 【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动力。只有瓦特的改良蒸汽机符合,因此正确选项是B。 5. B 6. B 【解析】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把蒸汽轮船和污水相联系,可以选出正确选项为B。 7. C 【解析】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中并没有体现“相对论”、“生活质量”等问题,A、D排除。B的表述太过于表面化,C是最佳答案。火车象征工业革命,火车不等人,所以人们随身带一块表,时间观念更加强烈,生活方式因而发生了变化。 8. A 9. A 10. D 【解析】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应该选D,电灯的发明。 11. C 【解析】电磁感应学说为人类开发利用电能奠定了基础,西门子制成发电机,人类开发电能变为现实。故正确选项是C。 12. D 【解析】考查基本点是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①和②属于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排除。 13.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互联网技术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排除④,故选B。 14. D 15. D 【解析】考查的是对17—20世纪的人类科学成就的综合分析判断。①显然错误,首先排除A和B项,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始于19世纪中后期,因此②也错,正确选项是D。 16. 【解析】第(1)问,考查的是学生的论证历史结论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科学和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经济的发展为科学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会影响思想文化,思想文化的发展会反作用于科技文化。第(2)问的考查思路类似于第(1)问。第(3)问,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注意“反复”、“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第”等几个关键词。第(4)问,属于情感价值观方面的考查,能级要求比较高。 【答案】(1)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产生,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4分) (2)蒸汽机的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4分) 电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4分) (3)执着的探索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善于学习的精神;自身素质。(4分)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发展;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4分)(只要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