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2003年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杨立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杨利伟也成为中国航天历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生物技术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 1973年 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二号 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的产量,也为世界农业科技作出重大贡献,被认为有助于解决为俩世界性饥饿问题。 20世纪末 相继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合计划中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计算机技术 1983年 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 居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1993年 巨型计算机“银河-Ⅱ号” 探索二: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共同原因 国内:1 .政治上:国家的独立(前提) 党和政府的重视(最主要原因) 2.经济上:实力的增强(保障) 3 .文化教育:教育不断完善(基础) 科学家的努力 国际: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探索三、“双百”方针 1、“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涵 提出: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内涵:(1)、前提和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 (2)、内容: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 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 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3)、方针:是在提倡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2 、 “双百”方针的成果 科学领域: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 文学艺术领域:老 舍——《茶 馆》 郭沫若——《蔡 文 姬》 杨 沫——《青春之歌》 赵树理——《三 里 湾》 《五朵金花》、《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日》、《北国江南》 3、 “双百”方针的经验教训 (1)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 (2)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最基本的) (3)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