⑩ 关于教育发展,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⑾关于科技地位,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⑿ 关于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提出“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⒀ 关于计划与市场,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4、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① (提供思想基础) ② (提供经验条件) ③ (推动事业发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 国际形势的变化 国内形势 2、基本内容:①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 ②始终代表 ③始终代表 3、关系:“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基础 灵魂和先导 本质和归宿 4、精神实质 (1)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关键在于与时俱进。 (2)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样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本质在执政为民。 (3)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5、历史地位 理论来源:是对 继承与发展 理论价值:是 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 指导意义:是新世纪实现 的强大思想武器。 【知识拓展】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区别 解决的问题 思想精髓 重大作用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延伸探究】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举例说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