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诗体解放”的口号下,胡适、刘半农、周作人等积极尝试创作白话诗,这种新体诗摆脱了旧体诗的束缚,既注重内容的革新,反映现实生活,也注意形式创新,“自由成章而没有一定的格律,切自然的音节而不必拘音韵,贵质朴而不讲雕琢,以白话入行而不尚典雅”。从胡适的《孔丘》、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可以一窥白话诗之风格。 要求学生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思想 革命 提倡______与_____ 反对____与___ 提倡______________ 反对_________ 文学 革命 提倡_____________ 反对_________ 根据表格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是如何重铸国魂的。 教师点拨:用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去冲击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旧思想、旧文化。 教师: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呢?(引出下一标题) 三、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性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设问: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学生分析、讨论。 教师点拨:新文化运动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既是一次思想革命,又是一次文化革命,对封建的思想文化给予彻底的冲击,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反封建斗争的继续。 材料: 材料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材料二:《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设问:你能从以上材料中看出新文化运动的哪些积极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点拨: 1、打击了封建主义,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形成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2、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设问: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局限性?请同学们通过下面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据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同步检测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当时各历史条件推动的产物,这些历史条件包括 ①辛亥革命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④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