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技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10、19世纪康梁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进一步”指的是( )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④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退;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绌,兵制阵法之变也,不变则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 -薛福成《筹洋务议•变法》 材料二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是人尽其才……育才于学校,议政于议院,军民一体,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 臣切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的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 归纳材料一的基本主张,并判断其阶级属性。 (2) 材料二与材料一的思想比较有那些突破?其根本要求是什么? (3) 材料三反映了维新派的哪些主张?如何评价? 12、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都试图 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但结果是一成一败。 试从改革变法的社会背景、领导力量、国际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其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