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基础知识 2、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意义和宗教改革的背景及影响;马丁•路德的观点。 3、探究两大运动出现的原因及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过程与方法】 分析图片、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对比分析和课堂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重视经济及文化发展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尊重人和人性的人文情怀。 【重点和重点】 1、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2、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教学过程】 导课: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此后,一千多年间,欧洲陷入了封建割据的状态中,社会生产落后、科技发展停滞。进入9世纪后,在封建主的支持下,基督教会势力膨胀。统治欧洲的基督教会主张人们“禁欲”,严格限制人们的思想自由,要求人们按照上帝的旨意刻苦修行,使古希腊罗马出现的人文精神受到压抑。后人把这个经济文化发展全面停滞时期称为黑暗时代。 从14世纪开始,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冲破宗教的樊篱,要求获得个性解放。这段历史就是我们本课的内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现,这是欧洲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必要前提。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 (1)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大家都知道,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萌芽在丝织业比较发达的中国江南地区稀疏出现,清代则缓慢发展。那么意大利又具备了哪些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呢?(提示学生从政治环境、地理位置和统治者的政策几个方面思考)。 在政治上,意大利一些城市中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控制着城市的政权他们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采取了一些重商政策; 在经济上,意大利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非常发达; 在地理位置上,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也是其商业繁荣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商品经济的发展,正是催生资本主义的必要因素。 (2)资本主义萌芽带来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这就与当时基督教宣扬的以“神”为中心、祈求来世幸福的意旨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因此,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首先在思想领域来一次大的解放运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