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关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内容。 难点 如何从改革的内容分析改革的性质并概括其特点。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教材分“改革土地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及“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三目叙述。又通过三段【历史纵横】和一段【资料回放】等材料补充介绍细节内容,从而全方位地介绍了改革的内容。本课知识点较多,但知识结构条理清晰,通过教学学生便于从整体把握。较难处理的是如何从改革的内容来分析改革的性质,把握其特点。 第一目“改革土地制度” (1)取消包税人的免税地,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 建议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包税制”和“马木路克”两历史概念,再指出当时包税权基本落到马木路克手里,这样马木路克通过包税权控制了土地和农民,也从经济和政治上严重威胁了中央,这样,改革首先从改革包税制开始,而包税制的改革势必会损害马木路克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穆罕默德·阿里并没退缩,而是趁机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没收了他们的土地。 (2)没收宗教地产,打击宗教势力 课文分三点讲述:第一,宗教长老阶层过去起的作用和目前对政权的威胁。第二,1809年颁布的法令内容。第三,措施的影响和结果。 (3)废除包税制,改革赋税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由没收不向政府纳税的包税人的土地到正式废除包税制,通过这种渐进的方式国家逐步掌握了土地。再将土地分配或分租,既构成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又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赋税制度的改革,将各种捐税折合为单一的土地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地制度的改革承认了土地占有者的转让和抵押权,实质就确立了土地的私有制。 本目第一段【历史纵横】是介绍穆罕默德如何消除马木路克势力的,由此看出穆罕默德·阿里的机智、果断。 第二段【历史纵横】突出地反映了宗教长老阶层对宗教地产改革的不满,表明改革会涉及到利益的调整,会遇到阻力。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前一课奥马尔·麦克莱姆领导开罗起义驱逐法国侵略者的史实,看到其在埃及独立中的重要作用。材料中奥马尔·麦克莱姆扬言:“穆罕默德·阿里是我扶上台的,我保证也能把他赶下台”,明显已成为改革的障碍。由此,引导学生辩证历史地评价历史人物。 第二目“促进经济发展” (1)农业 建议教师从三方面分析:第一,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发展。以修建马哈茂德运河为例,说明水利事业对浇灌农业的重要性。第二,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如发展棉花。第三,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 (2)工业 建议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从世界范围看,这一时期工业革命正在欧美国家展开,欧美国家走在工业化的前列,这样亚非国家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必须引进西方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穆罕默德·阿里先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后又创办了一系列的民用企业。 (3)商业 教材列举两例:商业繁荣以开罗为例,贸易发达从亚历山大港为例。 由学生阅读【资料回放】,从统计数字具体地反映了改革后,埃及的外贸额、国库收入和人口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说明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第三目“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 (1)政治 课文分三点讲述。第一,目的: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第二,内容:课文是从中央和地方机构的设置来分析,既要看到形式上有仿效欧美国家的一面,更应注意其实质是强化中央集权。第三,影响:穆罕默德·阿里垄断了国家政权,同时,结束了埃及长期的分裂和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文化 课文叙述了三方面的措施:第一,创办学校,培养人才。不仅有世俗学校,还有各类专门学校。第二,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选派大批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第三,出版了许多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的学术著作和普通读物,翻译大量欧美国家的著作,创办了阿拉伯文的报纸。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