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持人:……刚才乙方谈到了世界形势总趋势走向缓和,甲方具体解释了走向缓和的原因,请问乙方:和平与缓和的表现有哪些? 乙方代表:国际裁军的进展;朝鲜半岛的和平进程等等。 女主持人:刚才我们说到了世界形势和平与缓和的表现,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动荡和紧张的表现。甲方请听题:世界形势紧张和动荡的表现有哪些?(展示问题) 甲方代表:1991年的海湾战争;南斯拉夫解体后的地区冲突;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等等。 男主持人:刚才谈了这么多紧张的例子,请问乙方:为何会出现这种动荡和紧张的局面? 乙方代表: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两极格局下隐藏的矛盾逐渐的暴露和升级。 男主持人:……我们知道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开联合国,以“人道主义干涉”为幌子,公然对一个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轰炸,最不能容忍的是5月8日悍然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使馆,公然对我国主权进行挑衅。2003年,美国又用同样的伎俩,对伊拉克动武,请大家先看看相关录像(播放《美英等队伊拉克战争》录像) 女主持人:刚才我们看了录像,请问甲方:美国到处干涉,究竟是想干什么?(投影问题)先不慌回答,先让我们来看一段动画(播放反映美国野心的flash动画) 甲方代表:把美国的意志强加给别国人民,推行美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实现其称霸全球的野心。 男主持人:……刚才我们学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世界形势的基本特征,请问乙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处境如何?请举例说明。先不慌回答,先看看有关录像(播放有关中国人权的录像), 乙方代表:机遇和挑战并存。从机遇来说,世界的和平趋势有利于中国发展经济;从挑战来说,少数国家以“政治民主化”和“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想迫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 女主持人:……美国经常用人权来干涉中国内政,那么美国自身的人权状况又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美国人权的录像》) 主持人(女):好!我们主观题的竞赛就到此。请甲乙双方做好准备,下面开始自由抢答。请听题:(依次投影题目) 甲乙双方抢答:…… 主持人(女):好!我们的竞赛到此结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甲乙双方的最后得分。甲方最后的得分是××,乙方最后的得分是×× ,本次竞赛胜出的队伍是我们的××代表队,我们的××代表队屈居第二,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在以后的竞赛中赶超××。 主持人男:下面再请老师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做一个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尝试了一中新的学习方式──竞赛式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热情都很高,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充分展示了你们应有的风采,两位主持人也表现得很不错。今天的学习内容是世界政治的发展,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的是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及其趋势,同时我们还要理解世界形势的基本特征。了解了这两个方面,我们算是掌握了本节教材的核心。(投影本节知识结构) 男主持人:谢谢××老师的精彩评述。也谢谢各位同学的积极参与,下面让我们共同为世界和平而祈祷!(播放录像) 男女主持人(齐朗诵):这一刻,他们远离家乡;这一刻,他们走上街头;这一刻,他们举起刀枪;这一刻,战争开始了。停止吧!放下手中刀枪;停止吧!还它和平景象;停止吧!回到自己家乡;停止吧!回到亲人身旁。停止战争!NO WAR! 5、课外作业 历史小论文(关于本节内容自己选题) 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行文流畅。 三、课后感悟 1、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这次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导演,学生是活动的主角。从课外的准备、活动的主持到过程的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在这次活动,充满竞争和合作。学生分成两组,轮流回答和抢答,每个人都有机会,每个人的回答都影响到本组的最后成绩。处处存在的竞争把活动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合作又使得同学之间配合得极为默契。竞争和合作意识是未来社会必备的素质之一。 3、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活动课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在这次活动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活动前的准备,锻炼了学生阅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活动当中的竞争,锻炼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活动的小论文,锻炼了学生深入分析历史现象或当今现实问题的能力。 4、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整个活动中,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便于学生自由发挥。教师由授人于“鱼”者,变成了授人于“渔”者;由单纯的知识传授着,变成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指导者;由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师,变成了现代创新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教会学生学习)能手。 总之,历史活动课的教学实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改变了学生学习的传统方式,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然教学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需要我们全体同仁共同努力,需要我们做进一步探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