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事上——增强国力 1.措施 (1)废除雇用兵役制,实行 。 (2)派人到西欧学习,聘请外国教官,按照 方法训练军队。 (3)改编旧军队,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军队。 (4)建立舰队,壮大发展海军 2.作用:这支军队由阿里完全控制,成为他加强集权,维护统治的工具;使埃及的军事实力空前提高,为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 (四)文化教育上——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1、教育 (1)措施 ①仿照 教育制度,建立 学校和 学校,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文化。 ②采用西方教学形式和教材,兴建中小学,扩大教育范围,提高 程度。 ③选派优秀青年到 留学,成为国家建设栋梁。 ④邀请各国专家来 讲学,造就高层次人才。 (2)作用 教育制度的改革,为埃及的振兴提供了人才。 2、文化 (1)措施 ①建立 印刷厂,改变书籍只能手抄的历史,加快知识普及速度和范围。 ②创办埃及近代第一份报纸《 》 (2)作用: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化上的落后局面。 四、阿里改革的结果——失败 (一)最终结果:失败: (二)失败的原因 1.内因: (1)阿里 加重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 (2)根本原因——没有改变 制度 2.外因: (1)西方列强的 政策,埃及必定成为侵略的对象。 (2)列强宁可维持腐朽的奥斯曼士耳其,也不愿埃及在中东地区称霸,以避免成为他们拓展殖民地的障碍。 五、阿里改革的评价 (一)性质:有利于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二)积极作用: 1.政治: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2.经济:推进了近代化、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商业,建立了近代工厂,推动了历史进程。 3.军事:增强了军事实力,维护埃及主权。 4.文化: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三)局限性: 1.没有触动封建政治体制; 2.在他统治时期,农民仍然受到封建地主的剥削,工人也带有农奴制的烙印。 3.残暴的统治和连年的对外战争,耗尽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4.改革只是单纯引进西方近代生产技术,硬性嫁接到本国封建制度之上,难以为其提供适宜发展的土壤。 [重难点突破] 1.阿里改革措施中的近代化因素 (1)工业方面:引进西方技术,购买设备,聘请专家,建立一批近代化的工厂;重点扶持的军事工业的产品量直追欧洲各国;民族工业初具规模。 (2)军事方面:改革旧军队,用新式武器和西式方法装备、训练军队。 (3)文化教育:依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一些世俗学校和专科学校,培养建设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近代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兴建采用西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材的普通中小学,提高教育普及的程度;选派赴欧留学生,邀请各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创办近代报纸。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的异同点有哪些? 背景是都面临严峻的内忧外患;性质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目的都是试图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地主阶级封建统治;内容是都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以军事工业为主,同时创办民用工业,都创建了较为强大的海军,都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结果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效,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昙花一现;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基础;影响是都在本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都对本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都标志着本国近代化的开始。 不同点则在于埃及的改革是最高统治者推行的,而中国的洋务运动主要是由地方实力派推动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洋务运动遇到的阻力更大,改革也更不彻底。阿里改革涉及到政治,较全面;洋务运动侧重军工、国防,改革更不彻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