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五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教学目标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重点难点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面认识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教法与学法 【概念理解】 1)世界市场: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经济形式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包括先进的资本主义的经济类型,也包括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类型。 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殖民体系,也叫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指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受帝国主义压迫剥削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的体系。 【基础知识】 一、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 1.背景; 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新兴的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物质条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 3)普遍性: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发展水平上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他们的侵略本性是一致的。 2.目的:抢夺原料产地和拓展商品市场; 3.方式:经济侵略和军事侵略相结合; 4.表现:略。(其中侵略扩张表现得最为突出的国家:英国)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殖民扩张:列强全球扩张,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3)交通改善:交通工具的进步; 2.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方式:殖民扩张; 4.标志:1857年第一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5.组成:资本主义各国市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市场; 6.影响: 1)列强:为西方资产阶级发展创造原料产地、商品市场,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殖民地半殖民地:给殖民地被侵略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同时在客观上冲击了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3)世界: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 ——认识:是一个非常不平等的市场,但本质上是进步的。 【重点难点】 1.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影响的“双重使命”; 1)破坏性的使命:对亚、非、拉传统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的破坏。 尽管在这一过程中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但这种灾难是历史进步过程中必然要付出的代价。殖民主义破坏性,在客观上为“建设性使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2)建设性使命:它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 殖民者的统治和剥削在客观上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向西方资本主义转变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起到了客观促进作用。 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客观进步性的两个环节,两者相互促进,“破坏”是前提,“建设”是目标,相辅相成,推动社会进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