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评价詹天佑 1、詹天佑早年留洋刻苦求学,中年建成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晚年维护中国铁路路权,依然为铁路事业鞠躬尽瘁,一生都奉献给了铁路建设事业,无愧于“中国铁路之父”的称号。 2、詹天佑是我国近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史上的先驱,推动中国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也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我们能从他的身上汲取丰富的精神财富:热爱祖国、不畏艰险、勇于创新……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时代背景 ① 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专制的文化政策和落后的教育制度成为中国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②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国人闭目塞听,不了解世界,不了解西方,当西方正经历着工业革命时,中国仍然在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如蜗牛般缓慢爬行,使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更加滞后。③鸦片战争后,中国屡遭外来侵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替上升,统治者无暇顾及科技的发展。④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英美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输出为主,抢夺在中国的矿权和路权。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英俄使者便威胁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修建的一切问题都与英俄两国无关。他们以为这么一来,中国便无法建造这条铁路。 詹天佑的历史功绩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詹天佑成功地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建。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学生的一员,詹天佑17岁考入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通过四年的刻苦学习,他以突出的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名,并以厚实的功底,立志奉献于祖国的铁路事业。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詹天佑创造性地克服了技术难题,在三个关键问题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第一个是选线问题,第二个是发明了“詹天佑钩”,第三个是发明了双头列车。 京张铁路是中国第——条不借助外国修建的铁路,它的成功建成,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给藐视中国的列强以猛烈的回击,詹天佑也因此名扬中外。 詹天佑在国事日蹙的背景下,能够创造性地完成京张铁路的修建,这也体现了时代与科学家的辩证关系,即时代可以造就科学家,科学家也能改造时代。 李四光与地质力学 这一目主要介绍李四光创设的地质力学理论及根据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新中国的石油勘探事业方面的事迹,认识他的爱国情操和创新精神。 一、李四光的地位 二、海外留学,报效祖国 1、留学日本:学习造船 —— 1910年回国,赐“工科进士”; 2、留学英国:学习采矿、地质 —— 1920年回国,从事科研与培养人才(北大教授) 3、赴英深造(对国民政府不满)—— 1950年回国,为祖国科学事业作伟大贡献 三、为祖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1、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1)1926年 《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地质力学萌芽之作; (2)1945年 《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正式提出“地质力学”名词; (3)1948年 伦敦国际地质学会报告:《新华夏海的起源》 ——“地质力学”从此被载入史册,李四光也被公认为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4)20世纪六十年代 《地质力学概论》(经验总结) ——地质力学的代表作,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里程碑 2、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 3、为实现地震预报指明方向 对地质力学的运用 1、寻找石油资源——勘测到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大油田;使中国摘掉“贫油”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 2、寻找铀矿资源——发展核能事业; 3、探索地震预报——加强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 4、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总共大工程服务 四、其它领域成就突出 1、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创立蜓科化石的鉴定标准——提高坚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冰川学研究领域: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推翻外国人的错误结论 思考:李四光是位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孙中山“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勉励,后再度出国留学,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他打破了两个“洋神话”,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请问:李四光打破了哪两个“洋神话”?李四光的哪些精神值得当今青年科技者学习? 提示:①他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有力地反驳了中华文明由西方传入的论调。在他的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成功发现了许多大型油田,推翻了外国人“中国贫油”的观点。②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少年大志的精神,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严谨治学的精神。 五、评价李四光 李四光是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 学术地位:我国地质力学的奠基者,杰出的地质学家,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人格魅力:他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他身上你凝聚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2、总体评价: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