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提问:《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评价它?
    (1)主要内容:
    A、土地的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土地的分配方法: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 产品的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爱私,物物归上至”
    产品的分配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2)评价:A是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B、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农民战争中的“均田”等平均主义的思想,突出反映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要求,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统治的思想结晶。极大地鼓舞了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志。
    C、无法真正实行的主要原因:客观上,处于紧张的军事斗争中,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来推行经济改革方案;主观上,当时的社会生产是在个体劳动和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如果采取绝对平均的方式,废除私有制,取消商品流通,势必违背社会发展规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亦无法调动;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
    因此《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一种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在私有制存在的阶级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
    2、军事斗争:太平军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当前形势:要推翻清、必须北伐;要巩固天京;必须西征;要断绝财源,必须东征
    (2) 出示《全盛时期军事斗争简表》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填表:
    名称 目的 时间 领导人 结果及意义
    北伐
    西征
    东征
    A、 北伐的失利:
    时间:1853——1855;目的:推翻清;领导人:林凤祥 、李开芳;
    失败原因:A、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不足;B、未能发动当地群众予以支持;C、面临北方严冬的恶劣条件;D、清军的围攻。
    意义:A、深入清统治中心地区,成摄敌人;B、为西征和东征创造条件;C表现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大无畏精神。
    B、 西征的胜利:
    时间:1853——1855 目的:巩固天京大本营
    主要人物:赖汉英、石达开
    结果:攻克安庆、九江、武汉重镇 ,鄱阳湖大败湘军
    C、 东征的胜利:
    时间:1856 目的:断清财源,充实自己
    人物:秦日纲; 结果:夺取扬州,两破大营
    课堂小结: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中国的社会危机。洪秀全顺应历史潮流,创立拜上帝会,发动了反清的金田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太平军顺利进军并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也存在违背社会规律的空想性。太平军进行了北伐、西征和东征,打击了清王朝,巩固和扩展了革命实力。太平天国进入到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思考题:马克思在1853年写的《中国和欧洲》一文中指出:“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余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段引文中所说的“汇成强大的革命”,指的是什么斗争事件?为什么说:“推动这次大爆炸”的是“英国的大炮”?试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