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教案 第一课时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理想的含义、类型。 理解:懂得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重要作用。结合实例说明应自觉地把自己个人的理想融于崇高的社会理想之中。 能力方面 使学生提高抽象思维能力、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觉悟方面 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教学重点 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指导作用。 ●教学难点 理想的分类 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指导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用诗词、图表等多种方法突出重点,采用讨论,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积极的师生双边活动。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曾经有位哲学家这样说过:人是为理想而生活的,没有理想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没有欢乐;失去理想的青年,恰是失去了舵的航船,只能在生活的大海上漂泊,永远达不到光辉的彼岸。(激情朗诵)因此可见,理想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特别是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讲,它是多么重要。那究竟什么是理想呢?理想对人生、对社会又有什么作用呢? [讲授新课] 一、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板书) 1.理想的含义(板书) 师:什么是理想? 生: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设想、追求和向往。 第一,理想具有明确地指向性。(板书) 师:既然理想是一个目标,它就有明确的指向性即指向未来,因此它排斥过去和现在。从这个意义上讲,理想既不是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别于现实存在。 第二,理想具有可能实现性。(板书) 师:理想总是对未来的一种有根据的、合理的设想或希望,所以它是有可能实现的,因而它排斥幻想、空想。如:人们想发明永动机的梦想,莫尔的乌托邦社会,这些是不是理想呢? 生:不是。 师:为什么它们不是理想呢? 生:它们都不符合规律,不符合实际。 师:理想一般来讲总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设想。我们再来看看理想的第三层含义。 第三,理想的实现有一个奋斗的过程。(板书) 师:要实现理想必须要通过努力奋斗。以上我们共同学习了理想的含义。那么,为什么会有理想?为什么人们总会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呢?这是因为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们在活动之前总要根据已知的事实,首先在自己的头脑中构造出准备加以实现的思想蓝图,确定自己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听听同学们都有什么样的理想? 生甲:我将来要当一名出色的外交官。 生乙:我喜欢军营生活,我希望自己有机会去部队接受锻炼。 生丙:将来去美国深造,这就是我的理想。 师:从刚才大家的发言中,我们看到同学们都给自己确立了目标。那么这些想法分别属于什么理想呢?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教材对理想是如何分类的? 2理想的类型(板书) (多媒体显示) 接下来我们首先来看它的第一种分类 (1)按性质划分:科学/非科学、崇高/庸俗(板书) 师:那么区分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与庸俗理想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生:凡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想,就是科学的理想。凡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或者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想。是非科学理想。 师:对。像法轮功痴迷者所信奉的将来去天国的理想,科学吗? 生:不科学。它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法轮功所向往的天国,其实就是对现实存在的一种虚幻、歪曲的反映,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意识。那我们又该如何区分崇高理想与庸俗理想呢? 生:崇高理想的出发点,是为了祖国、人民的利益乃至人类的解放;庸俗的理想,总是从个人或小家庭狭隘私利和眼前利益出发,孜孜以求个人的物质享受和腐朽的生活方式。因此,理想的出发点差异就是区分崇高理想与庸俗理想的标准。 师:我们所说的有理想,就是指有科学的、崇高的理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