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事物的因果联系(板书) 电脑展示:风蚀地貌图和蛀牙形成图 提问:风蚀地貌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蛀牙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不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任何现象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这些例子的共同特点是现象之间存在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如:风蚀地貌图的存在,“风”是引起的现象,“地貌”是被引起的现象;“蛀牙的形成”中“糖”是引起的现象,“蛀牙”是被引起的现象。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设疑:这种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在哲学上称为什么关系? (1)因果联系的含义(板书) 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哲学上称为因果关系。其中,引起其他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提问: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你还能举出哪些呢?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别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三个角度列举事例,教师可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例子写在黑板上。) (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疑:从以上的分析中你能看出因果联系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作为引起者总是出现在先,结果作为被引起者,总是出现在后,我们常说的“事出有因”“前因后果”。可见,因果联系是指原因和结果之间的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 设疑:那么,是不是说事物之间具有先行后续关系,就一定是因果联系? (教师可要学生列举一些存在先行后续关系但并不是因果联系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如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替,虽然是先行后续的关系,但他们之间不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也就构不成因果联系。“在此之后”不等于“因此之故”。 设疑:那么,因果联系除了是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还必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二者关系只要具备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因果联系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事物的因果联系既是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一种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只有这两个特点同时具备才叫因果联系,这就是因果联系的特点。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板书) (2)因果联系的特点(板书) 教师设疑:一种关系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才构成因果联系。这两个特点相比,哪个更重要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引起被引起的关系更重要。因为,事物之间光具备先行后续的关系,而不具备引起被引起的关系不能构成因果联系,而具有引起被引起的关系,一定具有先行后续的关系,就一定是因果关系。所以,它是因果关系的本质特征。 设疑:原因和结果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2、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板书) 材料一:电脑图画《痛痛病》 材料二:厦门远华案 厦门远华案是“目前涉及走私金额最大的”。该案涉嫌的走私范围也很广,包括化工、油品、汽车、百货,“什么都有”。 厦门远华案涉及的走私金额“大概有400多亿人民币”(约80多亿新元)。 提问:(1)材料一中谁是原因?谁是结果?二者是否构成因果联系?(2)材料二中改革开放是否是走私这种经济犯罪出现的原因?(3)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怎样?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材料一中水受污染是原因,居民饮水并得病是结果。水受污染引起了痛痛病的出现。在二者关系中水受污染出现在先,居民得病出现在后,二者构成因果联系。材料二中改革开放并不是走私出现的原因,二者不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不是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