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实质 2、新事物、旧事物的含义 3、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 (二)能力目标:1、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 2、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树立现代科技意识,提高对科技作用的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发展观。 【重点和难点】1、发展的实质 2、新事物、旧事物的含义 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过程】 “孙权劝学”的故事,说的是吴国大将吕蒙自幼从军。没有文化、常常闹出笑话。后在吴主孙权的劝导下,他发愤读书,进步很快。鲁肃当上都督以后,仍认为吕蒙不过是一介武夫,有点瞧不起他。不料在一次讨论战略问题时,吕蒙却能问一知三,对答如流,鲁肃大为惊喜的说:“我以为你只有武略,今天才知道你学识渊博,已经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吕蒙幽默地说:“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意思是说人们三天不见,便要另眼相看,怎么能用老眼光看我呢?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在《回乡隅书》中写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些都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提问) 这些都说明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变化发展的。所以,今天我们来学习辩证法的第二个特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板书) 可以说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再到人的认识都是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发展的过程,那么到底什么是发展呢?这是我们所学的第一个问题。 一、 发展的含义 发展是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运动变化。 这里的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广阔的发展前途,不能依据事物:(1)时间上出现的先后(2)形式是否新奇和具有新特点(3)力量是否强大、是否完善,来判断新旧事物。 下列诸事物中属于新事物的有(A、B、E、F) A、 马列主义 B、生物进化中出现的新物体 C、科学算命 D、东欧演变、苏联解体 E、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 F、机器人抢险 G比较完备的、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而发展是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运动变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