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知识的学习,认识到“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及意义,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意义。 基本要求 识记: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教学方法 知识竞赛法、问题教学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活动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说明"一国两制"的含义。2.提供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材料及两岸交流的有关材料,给学生提供一个感性认识的平台,帮助学生理解"→国两制"这一方针的内涵及其作用。3.从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角度,让学生查找资料,进一步加深对"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认识到任何分裂祖国的图谋和行径都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必然要失败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香港问题 今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南九龙和“新界”三部分,总面积1061.8平方公里,它们都是通过不平等条约强割强租的,既是英国野蛮侵略中国的罪恶纪录,也是中国人民过去受压迫、受侮辱的历史见证。 1)香港岛的割让 英国夺占中国沿海岛屿,蓄谋已久。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对印度殖民地的征服,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中国就成了它觊觎的对象。1793年和1816年,马戛尔尼和阿美士德先后来华,要求割让海岛以便英人通商居住;1830年,47名同鸦片走私有关的英商,上书英国议会,要求英政府“采取与国家相称的决定,在靠近中国的沿海地区取得岛屿一处”,以保护英国对中国的贸易;1834年,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正式倡议“占据珠江口东面的香港”。对此,清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天朝尺土,俱归版籍”,“即岛屿沙洲,亦画界分疆,各有所属”。对殖民主义者的无理要求均予以拒绝。英国经过几次通过外交途径图谋霸占中国海岛的企图失败之后,就决心以武力来达到目的了。 1839年5月,侵华战争的策划者们公开宣称,要通过战争“得到我们自己的一个居留区,以便在英国国旗之下安家立业”。1840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对华战争议案,任命海军上将懿律为侵华军总司令,组成了所谓的“东方远征军”。1840年6月,40余艘英舰驶抵中国海面,发动了侵华战争。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正式签订。这样,英国殖民主义者早已非法侵占的香港,终于披上了“合法”的外衣。香港岛的割让,不但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而且也使之成为英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跳板,为以后的领土掠夺,开了光河。 2)英国强割南九龙 英国侵占香港岛以后,又将目光转向了南九龙。南九龙位于尖沙咀和旺角之间,与香港岛隔海相望,面积11.1平方公里,水深港宽,地势平展,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就图谋占领,并以武力占据了九龙炮台。《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军虽不得不退出,但并不甘心,一直窥伺九龙,图谋卷土重来,长期占领。 1856年(咸丰六年),英法两国分别以所谓的“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发动了对华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24日,英法在攻陷津、京,焚毁圆明园后,逼迫清廷签订了《北京条约》。 3)英国强租新界 侵略者的欲壑是难填的。英帝国主义者占据南九龙后不久,又向北九龙伸出了魔爪。《中英北京条约》签定后不久,英国陆军部便策划侵占北九龙半岛及附近岛屿,认为在北九龙的鲤鱼门取得立足点很有价值。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对日割地、赔款,帝国主义列强趁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犯潮。1897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地区划为它的“势力范围”。法、俄两国则以干涉还辽为功,要求清政府进行“回报”。俄舰闯进大连湾后,强租了旅顺、大连,东北地区成其势力范围;法国则乘机强租广州湾,把两广、云南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老奸巨滑的英国殖民主义者当然不会放过趁火打劫的大好时机。它先是以对抗俄国在东北的势力为借口,强租了威海卫;然后又以法国租借广州湾威胁了它在两广的安全为由,要求在九龙扩界。1898年6月9日,清政府被迫按照英国的意愿在《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上签字。据此,英国取得了对九龙的租借权,由于这是他们新占据的地方,英人乃命名为“新界”,其范围包括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广大陆地和沿海大小二百多个岛屿,总面积达975.1平方公里。经此次“租借”,英国侵占的香港地区陆面比前增加了10多倍,水面增加了四、五十倍。条约规定租期99年。名为租借,却只字不提租金问题,充分暴露了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强盗本质和无赖嘴脸。 综上所述,英帝国主义用武力胁迫的方式,先后通过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窃取了我国香港地区的主权。这些条约,都是在绝对不平等的情况下签订和执行的,中国人民是永远也不会接受的。一百多年来,为了解除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1949年10月1日,被压迫、被侮辱的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本来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中国作为主权国家有权随时以任何方式收回自己的领土。但是,考虑到中英关系和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我国政府还是采取了谈判的方式,求得问题的妥善解决。 1984年12月19日,经两年多的谈判,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发表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庄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收回香港地区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声明:“联合王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