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班主任工作若干问题探讨(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四)、评价与实际错位
    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杠杆,德育的改革与发展也离不开德育评价。然而,长期以来,德育评价已经进入了一个怪圈。目前,学校的德育评价主体单一,即班主任评价,任课教师、后勤人员和学生家长基本上不参与,学生自己是被评价对象,更是无权参与对自己的评价。评价方式片面,一段评语就是整个德育评价,或者,学校还辅之以操行评分,而这些操行评分也是教师根据印象给出的,至于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很多都是走过场。评价内容模糊,学生评语一般都是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进行评价的,操行评语应该着重评价学生的品行,然而,评语中思想品德所占比例不大,很多评语侧重智育的评价。评价语言老套,“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学习努力,成绩优秀”,“积极参加活动,积极锻炼身体”,等等。很少有人研究学生评语的撰写,多数教师模仿的是自己以前的老师。难怪学生说自己的评语“十二年如一日”。评价方向偏颇,评价需要客观和公正,然而,我们的评价通常成了“说好话”,特别是学生毕业鉴定,真的是“好话说尽”,极尽夸奖之能事;对于缺点,则忽略不谈,或者以“希望”的形式出现。德育评价“人”的因素多,“法”的因素少;主观因素多,客观性不足;德育评价难于量化,评价标准难于把握;所以,一旦德育评价遭遇升学,就容易失真,就容易被扭曲。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在于:
    (1)、学校管理体制中不合理因素的错误引导
    随着教育竞争的日益激烈,教育管理进而日益量化、细化。往往一个很小的差距却造成班与班之间考核结果的巨大差异。考核的差异可能立即反映在工资、奖金上,而这又通常与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挂钩。这必然会引导着部分班主任把教育目标对准名利,而非育人。同时,在各级各类的文件中,表面上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人本化管理,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学校领导仍用“智育第一,升学挂帅”的思想统领着教育教学工作。
    (2)、社会经济思潮不良习气的消极影响
    其表现为:(i)美德正在被法定的义务所取代,亲情正在被金钱所吞噬。(ii)职业道德的防线已被充满诱惑力的经济效益所冲垮。一切向“钱”看成了一些教师的信条,而急功近利则是他教育教学的目的。教育对于不少人来说,更多的不是高尚的事业,而是谋生的手段。正缘于此,中小学德育工作举步维艰,进退维谷。
    (3)、教师个人素质中错误观念的扭曲发展
    许多教师在工作后,不注意提高自身素质。平时只讲教育教学工作上的表面实绩,不讲实际的教育效果;只要求业务水平的提高,不要求师德水平的上升;通常会要求学生,而不怎么要求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少新教师本身就带有许多不良习惯,现在自己尚未管好自己,却教学生,其结果可想而知。
    (五)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错位”的纠偏,我认为:
    1、进一步推进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主题的社会活动,净化社会环境。
    譬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此时的东风刮与不刮,风力的大或小直接决定着孔明借箭的成功与否。同理,今天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也是一样。我们姑且不说德育主体与德育客体自身的素质、修养如何,但如果德育的外部环境很糟糕,德育的效果也不会好到那里去的。因为“出污泥而不染”,进染缸而一尘不染,这是不客观、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想搞好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国家必须要注重德育大环境的建设和营造。大到“以德治国”战略的实施,公民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小到中小学德育纲要的调整、革新以及德育课程的设置等等,为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2、进一步健全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管理机制,放大管理效益。
    不少学校都有一整套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但客观上存在工作简单化,以罚代教,显然由此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被动的。考核不是惩罚,它的目的在于奖勤罚懒,在于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健全学校的管理机制,渗透科学的管理思想,让管理出效益,势在必行。一个好的体制,往往会建成一个好学校,培养出一批好教师。
    3、进一步完善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师资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现在教育部门已提出“终身教育”,实施了“继续教育工程”,但就教育的内容来看,更多的是重视师资教学水平的培训,而对师德的提升,很多时候则是缺失的。己身不正,何以正人?!德育不仅是言传,而更多的应是身教。人格的力量发出的光芒往往会更光彩夺目。只有切实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才会改“管、卡、压”的旧教育模式为“理、疏、导”新教育模式,进而对学生的管理走向人本化的道路。即班主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运用各种科学的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学习与生活,从而保证班级教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4、进一步提高品德内化为核心的科研水平,提升教育层次。
    具体来说,(1)探索当代青少年品德发展规律,完善品德内化机制。研究当代青少年思想、心理发展特点,寻找德育要求与思想取向之间的交汇点;探素品德内化过程、完善品德内化机制。(2)实现德育的整体优化,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即通过树立德育时效观念,进行环节的优化组合,增加德育有效投入。
    参考文献:
    1. 《班风建设与班主任自身素质》作者:刘跃梅 原载于<真源教育资源网>
    2.《班级民主管理误区》作者:dashan2005 (来源)班主任网 日期:2005—1—28
    3.《班 主 任工 作 “错 位” 的 思 考》作者:戴国友 (来源)班主任网 日期:2005-1-19
    4.《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作者:赵必华 四川省渠县职业中专学校 (来源)班主任网 日期:2005-1-8
    5.《怎样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作者:班主任网 来源:安吉教师网 日期:2004-6-2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