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重点: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地理解对外贸易中的顺差、逆差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识记: ⑴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 ⑵对外贸易的几种方式; ⑶海关和关税的基本含义; 理解: 说明征收关税的道理,以及关税保护对于发展民族工业的意义。 2、能力方面: 理解能力: 通过外贸的内容、构成及出超、入超、贸易平衡的学习,正确理解“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 3、思想觉悟方面: 辩证思维能力:在对外贸易中,要对“入超”和“出超”作辩证的分析。一般情况下,出超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但了不能一概而论,笼统地认为“出超”就一定越多越好。 复习提问: 请看两组材料(放投影片)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它所必需的72种矿物原料中,有30多种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从国外进口。 美国棒球运动员使用的手套等体育用品,大部分是从日本进口的,而日本用以制作该手套的牛皮来自巴西,巴西以加工的生牛皮又是从美国进口的。 请问: (1)上述事实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3)上述现象属于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哪一种活动?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有二:一是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更加全面认识对外开放的必然性;二是承上启下,温故而知新,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导入新课: 上述事实反映了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也不可能拥有本国发展所必需的全部资源,也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占有优势,不可能生产本国需要的一切产品,不可能中限于消费本国生产的产品。随着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更加密切,联合更加广泛,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日益形成。 上述现象属于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对外贸易活动。那么,什么是对外贸易?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对外贸易中心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以及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呢?这些问题正是第二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节 我国的对外贸易(板书) 一、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2页第2自然段至第116第2自然段并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什么叫对外贸易?它与世界贸易是什么关系? 现代意义的对外贸易都包括哪些类型?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板书) 1)内涵(板书)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别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它与世界贸易不能等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了世界贸易。换言之,世界贸易是指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2)处延(板书) 要搞清现代意义的对外贸易包括哪些类型,让我们让将现代意义的对外贸易与古代对外贸易作一比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