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语 文
    说明:时间150分钟,总分l50分。请将单项选择题答案按题号涂在答题卡上,其余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文化产品要作用于人心,就需要尊重受众的接受心理,使受众乐于敞开心扉。在这个前提下,才谈得上文化对人的引导、激励和提升。由于不同的受众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精神品位和心灵取向,所以,服务与引导的内容与方式也会有所区别。但无论如何,文化对任何人的传播与渗透,在本质上都是一个服务与引导交互发挥作用的过程。任何文化产品,都首先要让人乐于接受,这就需要文化产品蕴含真诚的服务精神。
    但服务并不是文化体现其本质和实现其效能的全部内容,因为文化要给人以启迪、智慧与力量,这就需要引导。这就要求文化产品具有更高的旨向、更淳的境界、更明达的思绪、更宏富的意蕴和更绮丽的理想。不如此,便不足以起到引导的作用,而失却引导功能的文化,则注定是低层次和无效的文化。第一流文化创造的最大标识之一,就是它不但同时具有服务与引导的功能元素,而且能够在互融互济中自然而和谐地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辩证衔接与有机转换。古往今来所有得以传世的文化精品佳构,就是最好的例证。历史是最精准的过滤器和最权威的见证者,在它的筛选之下所淘漉出来的文化遗存,就无一不是在服务与引导的双重效能作用下而逐渐成为民族的精神徽记、人们的心灵依凭。
    文化产品要以人为本,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否则很可能会失去对受众的吸引力。而一旦放逐了“引导”,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则又极有可能陷于泛低俗化和纯利欲化的精神泥淖。由于各个受众主体的文化差异.只有服务而没有引导功能的丈化,往往就会在信马由缰中被文化的消费惰性所驱遣和左右,以致诱其误入消费主义的黑洞,从而造成文化消费的负面效果。
    在任何时候,服务与引导都是文化效能构建所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样,服务是文化产品应有的属性,也是实现引导的方式和路径,而只有积极的正确的趋美的和向善的引导,才是文化本质的最终展开和文化效能的最大实现。因此。对于文化产品而言,那种以乖谬颠覆本真、以低俗猎取舆情、以畸变冒充创新、以迎合代替引导的所谓市场意识与营销方略,都是对文化的亵渎和对受众的欺妄。这不仅与文化的本性相悖逆,也会使社会蒙翳、精神壅蔽和心灵受伤。
    (摘编自《人民日报》200年12月22日,艾斐《文化消费中的服务与引导》)
    1.下列有关“文化产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化产品只有在尊重受众的接受心理,使受众乐于接受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对人起引导作用。
    B.文化产品要想更好地起到引导作用,就应该具有更高的旨向、更淳的境界等高层次的引导功能元素。
    C.文化产品如果不能以人为本,就有会失去对受众的吸引力,进而陷入低俗化和纯利欲化的精神泥淖中。
    D.低俗的文化产品其实是对文化的亵渎和对受众的欺妄,会使社会和民众的精神受到伤害。
    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不同的人在认知能力,精神品位和心灵取向上各不相同,因此文化产品对他们的服务与引导在内容和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B.任何文化产品,都是首先要让人乐于接受,因而也就具备了真诚的服务精神。
    C.第一流的文化创造同时具有服务与引导的功能元素,并能实现二者的完善结合、辩证衔接与有机转换。
    D.服务是文化产品应有的属性,也是实现引导的方式和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对受众起到积极正确的引导的文化,则注定是低层次和无效的文化。
    B.古代传下来的文化精品佳构都成为了民族的精神徽记、人们心灵的依凭。
    C.一些低俗的文化产品,由于没有抓住“引导”的功能,最终造成了文化消费的负面效果。
    D.文化本质的最终展开和文化效能的最大实现就是为了让文化产品的服务与引导功能
    完美的统一起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近世敢言之士,虽间有之,然能终始一节,明目张胆,言人之所难者.绝无而仅有,曰温陵洪公天锡君畴一人而已。
    乙卯元正,以公为御史,公来自孤远,时莫知为何如人。首疏以正心格君为说,且曰:“臣职在完府,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风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风旨。”固已耸动听闻矣。次月,囊封曰:“古今为天下患者三:宦官也,外戚也.小人也。谨按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干办内东门司董宋臣,宦寺之贪黠者也。并缘造寺,豪夺民田,密召倡优,入亵清禁,搂揽番商,大开贿赂。不斥宋臣,必为圣德之累。将作监谢堂,外戚之贪黠者也。狠愎之性,善于凌物,攫拿之状,旁若无人。不曰‘以备中殿宣索’,则曰‘当取教旨豁除’。椒德令芳,天下备颂,不去一堂,必为宫闱之累。集英殿修撰、知庆元府厉文翁,小人之无忌惮者也。神皋流毒,屡玷抨弹,藉衣锦威,行攫金术。令又移其剥越者剥鄞矣!然民敢怨而不敢言者,以其依凭邸第耳。不去文翁,必为王邸之累。臣恐社程之忧,不止累陛下,累官闱,累王邸而已。乞将宋臣逐出,堂姑予祠,文翁罢黜,臣虽九陨不悔。”
    疏上两日不报,君畴径出江干待罪。于是中书牟子才存叟、右史李昂英俊明,交章留之,乞行其言。乃令堂自陈乞祠,除职予郡.宋臣自乞解罢,令首尾了日解职.文翁别与州郡差遣。仍命台臣吴燧勉回供职。
    会立夏目,天雨尘土,奏乞屏绝私邪,休息土木,以弭天灾。至五月,复疏都知卢允升、门司董宋臣及内司诸吏,怙势作威.夺民田,伐墓木等事。尽言不讳,直捣其奸。疏留中不下.止令尚书省契勘内司争田伐木等事,及罢内司诸吏职事而已。公论为之抑郁。
    (节选自宋•周密《齐东野语》)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疏以正心格君为说 格:匡正
    B.谨按人内……内东门司董宋臣 按:抓捕
    c.狠愎之性,善于凌物 凌:欺压
    I).藉衣锦威,行攫金术 藉:凭借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洪君畴“敢言”的一组是(3分)
    ①乙卯元正,以公为御史
    ②亦不敢奉承陛下风旨
    ③乞将宋臣逐出,堂姑予祠,文翁罢黜
    ④交章留之,乞行其言
    ⑤尽言不讳.直捣其奸
    ⑥止令尚书省契勘内司争田伐木等事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洪君畴以正直敢言而著称,在当时只有他敢于无所顾忌地坚持做自己的事情,但他从来不肯表述自己做人的艰难。
    B.担任御史之后不久,洪君畴第一封奏疏就表明自己在宪府供职要坚持的原则,让人们很震惊。
    C.洪君畴认为,古往今来宦官、外戚、小人这三种人是国家的祸患,而当朝恰有这三种坏人。
    I).洪君畴关于卢允升、董来臣等人仗势欺人的奏疏,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办理,主要恶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话。(10分)
    (1)乙卯元正,以公为御史,公来自孤远,时莫知为何如人。(5分)
    (2)会立夏日,天雨尘土,奏乞屏绝私邪,休息土木,以弭天灾。(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怀吴中冯秀才
    杜牧
    长洲苑外茧萧萧,却计游程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注]一说作者为张祜
    8.请从情和景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6分)
    9.最后一句中的“过”字有什么内涵?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淡谈这个字的表达效果。(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师不必贤于弟子,阐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李商隐《锦瑟》)
    (3)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
    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纸
    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阿庆基“造反”
    (芬兰)本蒂•韩佩
    一条板凳安放在路旁,只要行人累了,就可坐下来休息。累了!是的,难道这还有什么奇怪的吗?一个人在七十年岁月里要跨出多少步子啊——短的、长的、急的、慢的。板凳被发明和制造出来正是为了人们能够坐它。或许这条板凳还有别的目的,因为冷饮亭就在它的旁边……
    托比亚斯•阿庆基多次感到奇怪,这条扳凳看来完全是普普通通的板凳,人们仅仅是在散步途中想让腿脚歇上一歇时,才意识到它的存在。
    托比亚斯• 庆基坐在板凳上,他的头发斑白,但精神却很矍铄,他用大拇指托着烟斗完全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没过多久,越来越近的歌声唤醒了他,立刻使他想起,现在是生活在动乱时期。罢工、骚乱……打吧!吵吧!有的是理由……可是这么干难道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如果象被拴着鼻子的小牛犊那样发疯似的挣扎,能行吗?托比亚斯•阿庆基已经七十岁了,现在世道是不是变了?也许是吧,也许人们的眼界有所不同。可是生活是不是好过些了?嗯,他们应当尽可能过得更好些。这就有足够理由去进行斗争……
    他听见一个过路人说,罢工工人在游行示威。
    游行示威吧!他、托比亚斯•阿庆基,已上了年纪.只能坐在板凳上观望。在这种时期,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实在有趣得很哪!
    游行队伍过来了,人不少,除了两旁土路,整个街道都挤满了人群。
    他们唱的歌中有激烈的词句:“法律骗人,政府压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