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根据自己对所学唐诗的感悟,结合本文的观点,你认为以下推导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唐诗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怀现实、参与政治的热情。 B.唐代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唐人的诗句就较少伪饰和拘束。 C.唐诗既继承了古体诗,又创造了律诗和绝句,从而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 D.唐诗对儒释道三教的兼容与吸收使得唐代诗歌非常富有哲理的意味。 答案:D (三)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2分) 初冬翻书最入心 捧一本散发着墨香的好书,翻阅在天气微寒的初冬,也许最易入目也最易入心。浮躁的心情已被初冬凉飕飕的空气覆上了一层薄薄的霜片,想动弹,却缺乏力气了。这是季节为读书人开出的一份令人感动的优惠单。 眺望窗外。眺望那些世界上大同小异的人间风景。 没有风的黄昏,窗外的风景就如一幅静物素描,灰绿色的基调并不让人颓丧而启示人平静地去想一些总也弄不清楚的世事。这时候,一只不知名的鸟儿不约而至,在这幅偌大无比的素描里停顿了一下,然后振起双翅,在天空里划下一道漂亮的弧线,飞得无影无踪。 岁月就如鸟影般呼啦啦从我们的面前一滑而过,拽也拽不住。十年、二十年、一百年,对于一个人来说,真的太过漫长,但在天地间,就如雪片飘落在一望无垠的大平原的黑土里,能听见雪入泥土“滋滋”的声响的,至少是位感觉不错的诗人。 一滑而过的岂止岁月,还有我们的黑发、亮肤和嫩如葱白的手指。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 思想变老了。 我们的思想总也不能在快乐中嬉戏。她在经典中喘着粗气跑步,在世俗里大汗淋漓地乱撞一气。落日的光晕如梦般照在长满木香树的土冈上。我和我的思想一起坐在土冈松软潮湿的顶上,茫然不知所措。 似乎还是窗前的那只鸟。她飞来了,轻轻地,不打一声小小的招呼。 她在土冈上空盘旋了几圈,然后调整好身姿,“呼”地一声直冲而去,小鸟迎着落日飞去,慢慢融入桔色的光晕。那时候,我就觉得,这只鸟儿真的很快乐。 现在开始有些风了。轻灵的木香树叶被风吹得乱糟糟的,像一群疯跑的孩子。但是木香树顶上那道优美的羽痕在我眼前抹也抹不去。尽目力所及追寻羽痕的尽头。落日的光晕里如果有一处安睡之所的话,鸟儿会安睡在那里吗? 自由的鸟儿,自由地飞行。她并不迷恋落日美丽的光晕,她在追寻光明和光明下生动的细节。 羽痕便如丝,扯也扯不完。 捧一本散发着墨香的好书,翻阅在天气微寒的初冬,最易入目也最易入心。但是我愿意暂时放下她们。我喜欢看只鸟儿从我的书窗或者长满木香树的土冈上悠悠飞过。 (《写作》2002.10) 13.“这是季节为读书人开出的一份令人感动的优惠单”,“优惠单”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2分) 答案:初冬凉飕飕的空气。 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4分) (1)(她)在经典中喘着粗气跑步。 答案:思想没有摆脱本本主义的束缚。 (2)(她)在世俗里大汗淋漓地乱撞一气。 答案:思想陷入贪得无厌的追求的漩涡中不能自拔。 15.作者认为,在天气微寒的初冬翻阅一本好书最易入目也最易入心。为什么又说“但是我愿意暂时放下她们。我喜欢看只鸟儿从我的书窗或者长满木香树的土冈上悠悠飞过”呢?(2分) 答案:因为这只鸟是一只自由追寻光明的鸟,作者从这只鸟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发现了力量。 1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从小处着眼,大处着笔,写了“我”和“我”的同龄人感慨年华易逝的生命意识。 B.作者构思巧妙,把那好像“一幅静物素描”似的初冬的黄昏的“窗外风景”作为背景,又以那只在“落日美丽的光晕”中自由飞行的鸟儿为触媒,唤醒了久已沉睡的生命意识,重新审视了已逝的岁月。 C.在思想沉睡之时,岁月对“我们”来说,似乎“太过漫长”,而当思想觉醒过来后,才深感生命“一滑而过”的无谓浪费,产生“茫然不知所措”的痛苦。“我”停留在无奈的叹息中,被传统沉重的生命意识压得喘不过气来。 D.这篇散文的好处,不仅表现在立意上,而且表现在写景抒情上,作者写景历历如绘,善于“以景述情”和“缘情叙景”,在简洁的抒写中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E.这篇散文在剪裁材料方面,也有独到的地方,作者为了表达主题,打破常规,不考虑详略,而是巨细兼收。 答案:BD (四)阅读下文,完成17—19题。(13分) 成语是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喜欢的形式之一。吕叔湘先生曾这样指出:“四音节好像一直都是汉语使用者非常爱好的语音段落。最早的诗集《诗经》里的诗以四音为主。启蒙课本的《千字文》《百家姓》《李氏蒙求》《龙文鞭影》等等都是四音。亭台楼阁常有四言的横额。流传最广的成语也是四言为多。” 从内容上看,成语也是汉族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出自□□的成语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这些成语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闪动着智慧的火花。出自神话传说的成语如点石成金、南柯一梦等,这些成语往往反映某种精神或说明某个道理,使人们受到鼓舞或得到启示。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如一鼓作气、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有些是历史事件的概括,有些则是历史人物的言行。还有一些非典故性的成语,大多来自古代的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古代一些名家的名篇。这些名篇,也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17.下列的六个成语中,来源可分为三类,请在方框内填上类别,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成语序号。(3分) ①名正言顺 ②开天辟地 ③图穷匕见 ④钩心斗角 ⑤画蛇添足 ⑥精卫填海 ⑦黔驴技穷 ⑧卧薪尝胆⑨落花流水 出自□□的成语: ⑤ ⑦ 出自神话传说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寓言 ②⑥ ③⑧ 18.上述文段结构清楚,从成语的□□到□□,较为详尽地说明了成语是___________(4分) 答案:形式 内容 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 19.现实生活中经常看见“乐在骑中”“默默无蚊”“食全食美”等广告语。请你从成语运用的角度,对这种语言现象作具体分析。(6分) 答案:仿用或乱用。(可从利和弊两点去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