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两部分,第Ⅰ卷12题,第Ⅱ卷11题。满分为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征辔(pèi) 传飧(sūn) 瞋目(chēn) 雨横风狂 (hèng) B. 荆轲(kē) 忤逆(wǔ) 狱掾(chuán) 拊心(fǔ) C. 偏袒(tǎn)扼腕(è) 扛鼎(káng) 百啭(zhuàn) D. 箕踞(jī) 戮没(lù) 不佞(lìng) 拜谒(yè)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狎侮 锦色华年 忤视 社稷 B.披靡 旷日弥久 溽暑 不矜其能 C.滑稽 冠盖相瞩 辎重 黯乡魂 D.偏袒 红衰萃减 缥缈 桃园望断 3.下列加点实词意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公子亲数存之(动词,召见) 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惮,敬畏) B.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重用 )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尊重) C. 以古非今者族 ( 族,灭族 ) 而天下以集,乃谋畔逆 (集,安定) D.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 ( 淫,过度 )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 (距,抵抗)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到家乡,家乡已是破败不堪,只有当年的老门楼依然兀立,与河边的老柳树形影相吊。 B.近日,孙英杰、艾东梅等曾经的女弟子们纷纷上告田径教练王德显,使得这位奥运金牌教练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C.您是有着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而我只是一个芸芸众生,社会舞台上的一个小角色怎好作比呢? D.小王喜欢绘画,常常泡在美术馆里,在壁画前流连忘返,只可惜丹青功夫不够,很少动笔,只能作壁上观。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窃、哄抢电线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查。 B.如何避免比赛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法、不透明的暗箱操作现象,已经成为困扰本届组委会的首要问题。 C.建设部要求,各地要把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D.地铁紧张施工时,隧道突然发生塌方,工段长俞秀华奋不顾身,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自己却负了重伤。 6.下列关于宋词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别称,如“曲子词”、“诗余”、“乐章”等,《东坡乐府》中的“乐府”也是词的别称。 B.《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文学史上第一首悼亡词。作者在悼念亡妻的同时,也委婉地抒发了十年间仕途坎坷、命运多舛的感慨。 C.北宋后期填词艺术技巧愈益成熟,名家迭出,名篇荟萃,填词创作达到宋词的高峰。秦观被誉为“婉约之宗”,周邦彦则成为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D.北宋前期词的创作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精神,以婉约风格为主流。晏殊、欧阳修等人“以诗为词”,抒发闲情和离愁别恨,开一代词风。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 长达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与绵延的万里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长城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通交流。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邗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唐宋繁盛一时,元代截弯取直,明清屡加疏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通、水利灌溉的生命线。 大运河涉及黄河与长江这两个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沿岸是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文化遗址密集的地区。各个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非同寻常。不仅如此,大运河在开凿的长度、年代上还创下了傲视环宇的纪录,特别是沿岸几十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保存了极其特色的内河文化。 但是,作为华夏先民智慧与创造力结晶的大运河,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肯定和保障它的历史地位。 大运河的保护现状确实令人忧虑。除千百年来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水量匮乏等自然原因外,更有乱开支渠、截流用水、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由于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的湖泊和自然河流,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古迹;而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象时有发生,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也使大运河的保护无法形成综合性的全盘规划。 大运河虽然历尽沧桑,却衰而未亡,江南河段仍然泽被今人;已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涉及到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因此,亟需通过文物调查与文化保护研究,提交完整的大运河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及其沿岸相关古迹不仅应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也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7.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河段缺水,大运河已经是衰败不堪。 B.乱开支流,截流用水,管理不善,大运河的保护现状令人忧虑。 C.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大运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常被随意改拆。 D.分省分段的管理,使大运河的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无法提交。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运河实际上是连结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B.从开凿时间和规模上看,大运河是世界同类工程所无法企及的。 C.部分河段借用天然湖泊和河流,影响到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地。 D.大运河的文物价值至今没有得到专门的法律法规的肯定和保护。 9.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有利于提升沿岸文物古迹的文化价值,传扬其“古代文化长廊”的美誉。 B.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大运河将更有利于沟通交流,昔日南粮北运、商旅交通的胜景将得以恢复。 C.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大运河沿岸文物古迹的保护,从而加速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 D.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历史上极具内河文化特色的大运河将会呈现出新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 丧:服丧。 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啖:喂。 C.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竟:竟然。 D.寡人之过一至此乎 一:乃,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优孟“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 ) ①请以人君礼葬之 ②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③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④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⑤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⑥廉吏安可为也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问题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辞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孙叔敖十分看重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第Ⅱ卷(124分)四、(40分) 13.翻译下列句子。(12分,每题3分) ⑴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答: (2)请简析“误几回、天地识归舟”的意境。答: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贴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