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语 文 (全卷满分:150分 完成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形与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暮蔼(ǎi) 樯橹(qiáng lǔ) 暴霜露(pù) 匪我愆期(qiān) B.机杼(zhù) 梵文(fàn) 禅让(shàn) 周公吐哺(fǔ) C.渌水(lù) 竹暄(xuān) 浣女(huàn) 羽扇纶巾(guān) D.臆断(yì) 踟蹰(chí chú) 归荑(kuì tí) 将子无怒(qiā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老张按照惯例把买回来的对虾和猪肉分别称了称,才发现他买的对虾被偷工减料了,足足少了半斤。 B.潘基文作为联合国最高行政长官,学识渊博,思维敏捷,面对一些棘手事务,左右逢源,从容不迫。 C.中网女单半决赛1号种子选手毛瑞斯莫与7号种子选手扬科维奇2小时41分钟的激烈搏杀,真是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D.俗话说“三月天,孩儿脸”,下午两点多,整个城市上空飘起了沸沸扬扬的大雪。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歼-10”战机已成为现役我国最先进的主力战斗机,它实现了中国空军武器装备从数量规模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跨越。 C.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凿、长达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 D.小赵到王教授家,请他把自己将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的论文再审校一遍。 4、把下面六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人类一直面临着三个基本矛盾:人自身的矛盾、人类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 。 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宫——我国的故宫,其核心建筑三大殿的名称,集中反映了这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②这三个殿的名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就是追求和谐。 ③化矛盾为和谐,始终是中国人的梦想与追求。 ④中和殿,中庸平和,喻人世和谐。 ⑤保和殿,心态和顺,身体安适,喻人的身心和谐。 ⑥太和殿,天地祥瑞,喻人与自然和谐。 A、③①④⑤⑥② B、①③⑤④⑥② C、③①⑤④⑥② D、①②④⑤⑥③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中国传统医药学由汉、藏、蒙等多个民族的传统医药学共同组成,它既有东方传统医药学的神秘之处,又往往有现代医药学所不及的奇特功效。它含有神话、传说的成分,它的许多原理至今也无法用现代医学理论进行科学的解释,但这种“神秘”的医药学,却常常有着神奇的功效。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中国传统医药学和西方现代医药学,是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例如中医(汉医学),它对疾病的诊治,主要从整体着眼,针对功能采取多方面的调节性的治疗。而建立在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西医学,则是从局部出发,针对结构采取比较单一的治疗。中医既重视外邪致病,也重视七情内伤,充分考虑到了生理、心理、社会诸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它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按症候将病人分类定型;处方用药时,既考虑到病人所患的疾病,又考虑病人所属的症型,通过君、臣、佐、使,进行灵活的辨证论治。而西医,更注重的是病理方面的因素。它借助仪器设备,从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来阐述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规律。 西医学在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优势的同时,往往由于认识手段的局限,导致素材的不足而难以把握事物的整体规律。而中医学,它虽然不能借助仪器设备对疾病作出精确的科学的解释,但在把握疾病的整体思维上显示出它的优势。例如,前几年,有人提出了下丘脑存在免疫—神经—内分泌整合中心的学说,这反映出西医学在更深入的层次上认识生命本质的同时,对机体整体的调控研究也日趋重视;但它对于免疫、神经、内分泌这三个原来认为独立的系统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又相互协调以维持机体稳定,这一整合功能失常用什么措施纠正等问题,还是解释得不够清楚。而中医学对于肾阳虚症的研究,发现这一症型的患者存在着潜在的以下丘脑免疫—神经—内分泌功能减退为主的病变,其影响可波及免疫功能,波及下丘脑、垂体所属的靶腺。中医采用补肾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中国、埃及、罗马和印度的传统医药学,是世界知名的四大传统医药体系,在历史的变迁中,唯独中国的传统医药学经受了考验,传承下来。中国传统医药学因迥异于西方现代医学,常被人认为是非科学的。客观地说,它的确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中国传统医药学将不再神秘而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现在,美、德等许多国家都开始接受中药,英国所开设的中国传统医药诊所,就已经发展到近3000个。 5、中国传统医药学为什么显得“神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往往与古老的神话和传说紧密结合在一起。 B.它长期以来以隐秘的方式在寺庙中代代相传。 C.站在西医学的角度看,它有难以解释的地方。 D.很多西方人对于中国传统医药学还不了解。 6、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医学提出了下丘脑存在整合中心的学说,中医学解决了这一学说应用中的问题。 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C.中医学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辨证论治,西医学主要针对病理因素进行治疗。 D.中医学借助望、闻、问、切收集全部素材,西医学借助仪器设备收集的是部分素材。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医药学能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体系,而埃及、罗马、印度的传统医药学因特点相近,已被现代医药体系所取代。 B.西方许多国家对古老的中医学正逐步地从排斥转向理解,看来,中医学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已经是一种趋势。 C.西医学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机体整体调控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中医学要走向世界,现在既是机遇,也面临挑战。 D.西医学在病理研究等很多方面优于中医学,尽管它对很多问题仍然解释不清,对有些病的疗效并不显著,但在当今世界上,还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0题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卻。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於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暢聂政母前。酒酣,严仲子奉黄金百镒,前为聂政母寿。聂政惊怪其厚,固谢严仲子。严仲子固进,而聂政谢曰:“臣幸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亲供养备,不敢当仲子之赐。”严仲子辟人,因为聂政言曰:“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窃闻足下义甚高,故进百金者,将用为大人粗粝之费,得以交足下之欢,岂敢以有求望邪!”聂政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屠者,徒幸以养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严仲子固让,聂政竟不肯受也。然严仲子卒备宾主之礼而去。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太史公曰: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节)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後具酒自暢聂政母前 畅:通“觞”,进酒劝饮 B.聂政惊怪其厚,固谢严仲子 谢:感谢 C.将用为大人粗粝之费 粗粝:糙米 D.请得从事焉 从事:办理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严仲子固让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因为聂政言曰:“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 不赂者以赂者丧 D.岂不殆哉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10、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和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聂政是个勇士,因为杀人避仇,隐身为屠。严仲子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聂政以家有老母和自己无功不受禄而拒绝了邀请。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贪图富贵的勇士形象。 B.严仲子仰慕聂政的高义,准备了重金,让聂政非常感激。所以母亲去世后,聂政为了感谢严仲子的知遇之恩,挺身而出,愿意为他除掉仇人,但又因未有大功,所以非常不安。 C.严仲子知道自己的仇敌身居高位,人多势众,担心聂政不能完成任务,决定为聂政提供帮手,但被聂政以人多容易泄露秘密而拒绝了。 D.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作者司马迁之所以写聂政的故事,旨在表现士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像聂政这种高义之士是有所为的代表。 第Ⅱ卷(非选择题 120分)四、(23分)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屠者,徒幸以养老母(3分)(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3分)(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2分)(4)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分) 1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越中览古 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注: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1)请结合诗句简析《越中览古》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主旨的。(4分)答: (2)《苏台览古》第一句中的“旧”“新”两个词用得颇有意味,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4分)答: 13、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1)、①遥想公瑾当年, ,雄姿英发。 ②《雨霖铃》中运用细节描写抒发离别时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是 , 。 ③《六国论》的作者苏洵认为燕国灭亡的原因是 , 。 (2)、① ,两朝开济老臣心。 ②温庭筠在《更漏子》中写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中化用而为的诗句是 , , 。 ③《短歌行》中曹操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渴望热切殷勤接待贤才的诗句是 。五、(2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扛椽树 刘成章 ①这柳,这陕北的柳,这迎着漠风的柳,这晕染出一片苍凉的柳,千万年来,是在等谁呢?谁能描绘出它的满身奇崛?
    ②……滔滔的河。滔滔的神话和历史。滔滔的云中飘带和地上脚步。自周至春秋,花开花落五百年,星转斗移五个世纪,五百年五个世纪十几万个晴晴阴阴的日子,纷来沓至,应接不暇,等来了古神州的第一批诗人。诗人们如鸟如蝉如蛙,吟诵之声不绝啊不绝。吟出了“风”,吟出了“雅”,吟出了“颂”,吟出了一部《诗经》。吟出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绝妙佳句。不过,此句绝妙是绝妙了——引得后辈子孙竞相模仿,竞相依依——但,它却与这柳无干。风马牛不相及。南辕北辙。依依者在水一方,若窈窕淑女,不在陕北。陕北是满眼的干山圪塔。依依者不是这柳。也难怪,这柳只生长在遥远的绝域,诗人们何得一见?
    ③及唐,诗界的天空今非昔比,星汉灿烂。一颗星终于飘然而至,照亮了陕北。那是王维。王维走马沙原,沙原边,峙立着一铺滩滩的杨柳树,因而,他一定看见它了。王维诗兴大发,脑海中如有巨鲸游动,咕嘟嘟冒出两个字:直,圆。柳啊柳啊,你这下总算等来了。——人们说——凭着这直这圆,凭着这两种飞动的线条,天底下的什么物象不可描绘出来?但可惜,王维并没有让这线条继续飞动,而是让它蓦地凝固了,凝固为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这能怨王维吗?王维只在陕北呆了极为短暂的日子,他的诗思怎么会不首先激荡于阔大的风光?怎么能要求诗人把所到之处的一切都付诸笔墨呢?
    ④一次一次地被冷落,尽管是可以理解的,但碰到谁的头上,都无疑是重大的打击,都会有情绪上的波动。这柳,我心想它一定是一副失望的颓废的样子了。殊料,它心静如水,仿佛世界上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翻开大地的档案,更知它千万年来,一直静静地观望,不曾激动过一次。
    ⑤然而,当我的身影出现在柳的眼帘中的时候,柳不平静了,柳借漠风狂舞,首如飞蓬。而我,也恍若又见故人,顿生亲切感,真想喊着叫着猛扑过去。我感到了心和心的相撞,但我茫然不知何以如此。突然间,一个声音响在耳畔,唤我的乳名。我望柳,柳无言。望柳的枝头,一只乌鸦在叫:“章娃!章娃!”枝头上还有些鸟雀,它们叽叽喳喳,隐约在说:“等的是你!等的是你!”我欲问乌鸦,欲问鸟雀:“谁在等我?谁?”但不待我开口,它们已四散飞去,而就在这时候,阳光下,柳的影子已拥抱着我,如亲人温热的襟怀。原来,是柳在等我。哦,柳!陕北的柳!朴拙如庄户人的柳!令人兴奋令人落泪的柳!几千年了:不等吟出《诗经》的诗人,不等王维,就等我!我诚惶诚恐:“我有什么能耐?为什么等我?”柳仍无言,柳让山上的放羊娃传达它的心声,歌曰:“陕北生来陕北长,因为你魂牵这地方。南瓜蔓子白菜根,不等你的才华单等你的心。”我怎么能不被深深感动呢?我该怎么抒抒情怀?我虽然也写过诗,却事实证明并没有写诗的灵气,我只有求助于李白了:太平洋水深万丈,不及此柳等我情!况且,我本来对它也怀着难分难解的情结。我知道我该干什么了。
    ⑥描绘它,没借鉴可寻。不论是关于柳的任何文字,都与它挂不上边。所以,什么蛾眉呀发丝呀的种种女儿气,应该首先在天地间扫荡净尽。不能有西施的影子。不能有林黛玉的影子。不能有刘三姐的影子。甚至京华柳的那种绿,江南柳的那种绿,灞柳中原柳的那种绿,在这里也可以忽略不计——只用黑。黑还要浓黑。于是,我把我周身的血液变成浓浓的墨汁,满腔满腔地往出泼。泼一柱疙疙瘩瘩的铁的桩子,泼一片铁的定格了的爆炸,泼一股爆炸了的力的冲击。或者,泼成曾经跃起在这儿的英雄:泼成蒙恬,泼成赫连勃勃,泼成李自成,泼成刘志丹和谢子长。也可以泼成这儿的无数死了的或者活着的普通刚强汉子。我还想把它泼成鲁迅。鲁迅虽是南方人,但他的骨头却像这柳。我要泼出的是鲁迅的黑白木刻般的雄姿。——这就是这柳。
    ⑦倘问:这柳没有枝条吗?有。但它的枝条不是垂下来的,而是横在天空中的,像爆炸射出的众多而凌厉的轨迹,像英雄举起的密密麻麻的刀枪。它的枝条是陶渊明的腰,五斗米也压不弯它。它的枝条是鲁迅的笔,其笔如椽,挥尽了一个时代的思想辉煌。
    ⑧说到椽,这柳的枝条,确实是做椽用的。人们砍了它用来盖房子。一棵树可以砍六七十根。但砍了它,用不了几年工夫,又一层新的椽子又蓬蓬勃勃地生成了。生了砍,砍了生,往复无穷。往复无穷的是瘠薄的土地上的悲壮的奉献。它常常悲壮的像断肢折臂的战士。但即使年迈了,衰老了,它的躯体变得干瘪而空洞,甚而至于剥落成扭曲的片状,仍不忘耗尽最后一丝骨血,奉献于世界。如果把它一生的奉献累加起来,每棵树都应该是一片森林。——这就是陕北的柳。
    ⑨我的描绘如果就此结束,我知道,还是对不住它的。我还应该用我满腔的浓浓的墨汁,泼出它的名字。有人把它叫做塞上柳,有人把它叫做蓬头柳,有人把它叫做扛椽树。我特别喜欢最末这个名字,因为它摒弃了柔弱的柳字,更因为它以浓郁的泥土气息,道出了它的根本特质。那么,就让我在浓浓的墨汁中饱和上深厚的感情,像豪雨一样,痛畅地泼下它吧——扛椽树!泼下它的时候,应该再次泼下它的奇崛形象,那形象仿佛是黑桩子,黑碑石,黑煤垛,黑旋风,黑爆炸,黑白故事片中的黑脸黑衣传奇英雄,黑得使人过目难忘。这还不够,还应该泼出它黑色躯体中的代代相袭的遗传基因,以及由于这基因才一辈辈地、一年年地、永不歇息地扛着椽,扛着椽站起啊站起,献给父老兄弟姐妹,修筑广厦千万间。还应该泼出它的声音。那是负重的声音,那是拼争的声音。那是乐此不疲、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从来不说一个不字的声音。那是粗重的从胸膛发出来的喘气的声音。那声音如一股一股的西北风,风撼北国大野,壮我中华万世之威! (选自《语文读本》第三册)
    14、扛椽树具有怎样的独特性格?(6分)
    答:
    15、从第②段和第③段看,《诗经》和王维都忽略了描写陕北柳的原因是什么?(4分)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4分)
    答:《诗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