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以“窗花”作为写作对象,实际是写“窑洞里生活”的人,写他们从“窗花”中显现出来的生活寂寞和生活愿望。 B.文章写“窗花”在冬天“灿烂”时,以“雪莲”“腊梅”等来映衬“窗花”的美丽娇艳和斗霜舞雪的品格,形象生动。 C.作者在第③段刻意写到“狂风一吹”之后窗纸“槛楼不堪”的情景,其作用是为下文村里的人们重视剪窗花作出铺垫。 D.第③段 “你剪不了窗花,肯定缝不了衣裳;你缝不了衣裳,娶媳妇不成了白娶?”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说“窗花的神圣”。 E.文章结尾一段写到幼儿“哇哇啼哭的景象”与邻家大爷“木呆的眼神”,这样写的目的是要反衬人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 早上起来就看到天气很不好,乌云密布,暮气沉沉,好像要下雨,又好像要起风的样子。 B.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C. 我们每个单位都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学习,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身体力行,坚决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D.邓小平早就告诫人民,中国要发展,目前还必须实行韬光养晦的策略,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 1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这位人大代表说,乱收费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之一就是有关领导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 B.目前,无论是国内建筑界,还是一般知识阶层,人们对建筑批评似乎还是保持着一种漠然,建筑艺术远未如其它艺术那样,形成活跃而健康的批评氛围。 C.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D.美国政府一向致力于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当然可以大张旗鼓地炫耀一番。 17.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 。什刹海位于紫禁城的西北面,那里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①顶上盖有色彩灿烂的瓦 ②背后是景山 ③还可以看到附近的鼓楼 ④周围绕有城壕与金色瓦顶的墙垣 ⑤由景山可以看到北京的中轴 ⑥山上共有五座亭台 A. ④②⑥①⑤③ B. ④②①⑤③⑥ C. ⑤③④②⑥① D. ⑤③⑥④②① 18.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并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5分) 没有大海的粗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容;_____ ,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生活向每一个人敞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 19.为下面这则报道补上一则标题,并对报道的现象提出你的看法。(6分) 据《XX报》报道,最近,XX图书市场内高价精装图书特别畅销。不少书商说,各类包装精美的礼品书如今成了装修公司的“最爱”,当然也成了装修市场上的“新型材料”。据书城一位陈姓书商说,装修公司买书是书房整体装潢的需要。一些库存已久的高价礼品书都卖出去了。这些原来数千元的高档书,现在只要很低的价格就能轻松“搞定”。业内人士说,把书房整体设计包括书籍选择和摆设全部交由装修公司,多数是一些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在乎书橱里放的是什么书,反正平时读书的机会也不多。另外,书房气派、书香味浓,能给客人留下好印象。” (1)标题: (含标点不超过12字。2分) (2)看法: (含标点不少于40字。4分) 五、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把坚实的锁挂在门上,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啪”地一声锁开了。铁棒好奇地问:“为什么我费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你却轻而易举就把他弄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他的心。”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锁、钥匙、铁棒都具有象征意义。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D 6.C 7.(1)逃亡没有回来的,官府替他们盖房;贫穷不能盖房的,给予他们钱财。(5分) (2) 查验差役告发的事,都不符合实际,韦丹成功治理的情状越发明显。(5分) 8.(6分) 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是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哪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9.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6分) 10.(略)(6分) 11.那“窑洞的窗格上烂漫的窗花”“尤其不能令我忘怀”的原因是:它可以驱走冬天的寒意和心灵的干旱,增添生活的色彩和趣味,带来生活的希冀和梦想。(也可直接用文中的原句作答:它“可以驱走人们心灵上的干旱,给贫穷的人们带来丰衣足食的希冀,给寒冷的乡民带来生命的暖意,给寂寞单调的生活带来色彩和趣味。”(5分) 12.不矛盾。“从未有过荣耀和自豪”是说明村姑把剪窗花作为了农闲生活的一部分,很普通。“把窗花看得很神圣”是说明村姑认为剪窗花可以展示自我心灵手巧的价值,事关日后的幸福。(必须指出“不矛盾”,若另有言之成理的概括说明亦可给分。)(6分) 13.其作用与好处有:①突出表现了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梦想;②从艺术的角度,丰富了“窗花”所蕴含的神圣和灵魂;③说明了窗花的生命力所在,突出了令人难忘的原因。(另有言之有理的鉴赏概括亦可。)(8分) 14. C D(A项说“写他们从‘窗花’中显现出来的生活寂寞”不符合文章主旨;B项中“以‘雪莲’、‘腊梅’等来映衬‘窗花’”之说不成立,因为原文讲了,“雪莲、腊梅等,在渭北的土地上根本看不到”;E项说“目的是要反衬人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准确。只答对一项给3分。)(5分) 15.A 16.C(A项搭配不恰当,不能说“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应将“在”和“上”去掉。B项缺宾语,在“漠然”后加“的态度”。D项句式杂糅,“致力于……工作”与“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糅合在一起了。) 17. A 18.(略)(5分) 19.(6分) 标题:图书竟成为装修“新材料”(2分) 看法:这种将礼品书用作装修的风气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重视,但如果仅限于此,就是一种不健康的伪文化心态,不值得提倡。(意思对即可。4分) 20. 作文(60分)按2009年高考作文评卷标准评分。 文言文译文: 韦丹字文明,京兆府万年县人。师从外祖父颜真卿读书。顺宗做了太子,他以殿中侍御史的身份被召去成为舍人。新罗国的国君去世,皇帝诏令任命他为侍封郎中前往吊唁。按照过去的典章制度,使臣出使外国,朝廷赐给他十个州县的官职,让他将这些官职卖出以得到出使的费用。韦丹说:“出使外国,对于资费上的不足,应该向朝廷请求,怎么能够卖官得钱?”他列出所应开支的费用上奏,皇帝命令主管部门拨付给他。韦丹回国后做了容州刺史。他教导百姓耕种纺织,禁止懒惰游乐,兴办学校,对于因贫穷而卖身为奴的百姓,将他们赎出并让他们回家,严令官吏,不允许把他们抢掠来作为打算奴隶。开始兴建州城,城墙长三十里,屯田二十四处,教百姓种植茶树、麦子,仁政教化得以广泛实行,朝廷用谏议大夫的官职征召韦丹还朝任职,韦丹以正直闻名。刘辟反叛,议政的官员们主张放过他不加讨伐,韦丹上奏,认为“在孝文帝时代,法令废弃,人们轻视法令,应当用威慑手段来救此危局,现在不讨伐(杀)刘辟,那么朝廷能够管辖的地区就只剩下京城长安和东部洛阳这两处了。”宪宗皇帝褒奖赞扬了他,封他为晋慈隰州观察使,封为武阳郡公。过了一年,自己上奏朝廷说所管辖的三个州,并非要害之地,不值得设置这么一个职务,为国家(节约)费用,不如让它隶属于河东郡,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将他调任江南西道观察使。韦丹计算着家里的人口接受俸禄,余下的都交给官府。他罢免了八个州多余的官吏,收缴这笔钱财(交还朝廷)。起初,(这里的)百姓不懂得建造瓦屋,都是用草盖屋顶,用竹子做屋椽,如遇长期干燥则易突然烧毁。韦丹召来工匠教他们烧制砖瓦,把这些建筑用的材料聚放在场上,根据制造它们的费用定出价格,不赚钱。有能力建造瓦屋的百姓,从官府领取木材砖瓦,可以免除一半的赋税,以后慢慢地归还欠款。逃亡没有回来的,官府替他们盖房;因贫穷无力建瓦屋的百姓,则给予他们钱物。韦丹亲自前去勉励和监督。有一个小吏主管粮仓十年,韦丹查核库存的粮食,少了三千斛,韦丹说:“难道你自己能够耗费这么多粮食吗?”查抄登记他的家产,得到了全部的账目。都是当权的官吏强取的。韦丹就召集这些官吏说:“你们仗着权势从官仓强取粮食,这是犯罪,我和你们约定一个月的时间归还这些粮食。”这些官吏们都叩头谢罪,到了限期没有一个敢违约的。有一个差役(士兵)违反了法令被判了死刑,韦丹没有处死他,把他释放了。他离去后,上诉状告发韦丹违法,皇帝下诏将韦丹解送官府等候处理。就在此时,韦丹去世了,终年五十八岁。查核差役告发的罪名,都不符实,韦丹为政的功绩就更加显著了。大和年间,裴谊任江西观察使时(或视察江西后),上书请求为韦丹建立祠堂,并刻石记功,没有得到批准。宣宗读《元和实录》,看到韦丹政绩突出,有一天与宰相谈论道:“元和年间,治理百姓谁是第一?”周犀回答说:“我曾任江西太守,韦丹功绩卓著,恩泽施及八州百姓,死后四十年,无论老幼对他仍思念不忘。”皇上于是下诏让观察使上报韦丹立功的情状,命令将他的事迹、功勋刻在石碑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