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练习题(40分) (一)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①从语法的角度看,本段是(4分)[ ] A.单句 B.一重复句 C.多重复句 D.独句语段 ②论述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为什么先要摆出“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其作用是(6分)[ ] A.进行类比,表明马克思是一个伟大人物,发现的规律很重要。 B.进行比喻,表明马克思和达尔文都是伟大人物,他们的发现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C.进行类比,表明马克思的发现与达尔文的发现,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D.进行比喻,表明马克思的发现与达尔文的发现,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③“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指________(5分) ④“一个简单的事实”的内容是(5分)[ ]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B.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C.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D.人们首先必须吃、……而不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⑤这一段话主要阐明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4分)[ ]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B.主要强调吃、喝、住、穿的重要性。 C.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D.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构成经济基础。 (二)海格特公墓是伦敦北郊著名墓地。英国文豪狄更斯的纪念碑,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和女文学家埃利奥特的墓都在那里。最闻名的还是马克思的墓。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马克思的墓地被移到离原墓左后方约六十至七十米处一个较好的位置。马克思夫妇以及后来跟他们埋在一起的外孙哈里·朗格、他们家的保姆海伦娜·德缪思,都被重新安葬。此外还把原来不跟他们埋在一起的小女儿埃利诺也迁移到一块。所以现在马克思墓共合葬了五个人。在原墓的位置上,仍保留一块石块,上面刻着文字说明,前述四人原曾埋在这里,于何年何月何日迁葬等。可以明显看出,这块石板是曾被人破坏过又补好的。一九五六年三月十四日,马克思逝世七十三周年时,由英国共产党发起修建的马克思纪念碑落成。 马克思墓和纪念碑的头像,在我的心目中,是马克思一生所建树的光辉业绩的形象总结。站在这里,我很自然地想起了恩格斯一八八三年三月十七日的著名墓前演说。恩格斯用十分精练的语言,对马克思的划时代的①理论贡献、对他创立②国际等革命实践活动,作了高度的,科学的评价,并指出他的③和④将永垂不朽。所以,马克思墓实际上有两块碑,一块是看得见的,碑文很简单;一块是⑤,碑文就是⑥。 这两块碑相比,后者也许是更重要的。 ①《大卫·科波菲尔》,《综合哲学》、《亚当·比德》、《资本论》其作者依次分别是(6分)[ ] ②选文中①至④处依次应填的词正确的是(4分)[ ] ③在选文⑤、⑥两处分别填上符合原义的文字。(6分) ⑤________⑥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A 二、C 三、D(《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 四、A②③⑥⑦⑧B.①④⑥ 五、B 六、D 七、①A②C 八、B 九、A 十、(一)①AD②C③指形形色色的唯心观。④D⑤C(二)①D②B③.第⑤处应填:放在人们心灵上的,看不见的,第⑥处应填:恩格斯的演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