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2009-2010年度后塍高级中学高二语文 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09-2010年度后塍高级中学高二语文
     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本卷总分共1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一卷 选择题(共51分)一 基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巢穴( qiáo ) 匍匐( pú ) 嗜好 ( shì ) 鹰隼( sǔn ) B 精湛( zhàn ) 凝眸( móu) 妊娠 ( chén ) 星宿( xiù ) C 罪孽( niè ) 蛊惑( gǔ ) 疱疹 ( báo ) 妖娆( ráo ) D 镌刻( juàn ) 隽永( juàn) 碾砣 ( tuó ) 老趼( jiǎn) 2.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险衅(xìn)   祚薄(zuò)   床蓐(rù)   茕茕孑立(qióng) B.栖息(xī) 老妪(ōu) 拔擢(zhuó) 偃仰啸歌(yǎn) C.优渥(wò) 期功(qī) 闵凶(mǐn) 逮奉圣朝(dài) D.伪朝(wèi) 矜悯(jīn) 修葺(qì) 呱呱而泣(guāguā)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D.对于在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所房子看上去装修得十分豪华,但因为地点太偏僻,故而显得茕茕独立。 B.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格言警句和诗辞歌赋,都是劝人要奋发向上,淡泊名利,不要为了一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蝇营狗苟地生活。 C.私立学校虽然缺乏教学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公办学校学习,可以在亦步亦趋的基础上,渐渐走出自己的路来。 D.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 1d2a 3d4b 二、文言文选择题 ( 一)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5、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察) B、听臣微志 (准许)
    C、庶刘侥幸 (几乎) D、臣生当陨首 (头落地)
    6、下面一句话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D、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7、对这段文字内容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主要抒发作者“辛苦”之情,希望皇帝有所体恤。
    B、向皇上表明自己要像乌鸦反哺那样对祖母尽一份孝心。
    C、表明对皇帝所陈之情决无半句虚言。
    D、提出忠孝矛盾可以得到解决,若皇上准其请求,则活着当尽忠效死,死后亦感恩。 5、C(或许) 6、A 7、D (二)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8.下列各句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日,大母过余 从轩前过 B.内外多置小门墙 郑人有置履者 C.借书满架 或凭几学书 D.凡再变矣 轩凡四遭火 9.下列各句加点词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10.下列句子中“何”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 ) 例:何竟日默默在此 A.然则何时而乐耶 B.豫州今欲何往 C.何不按兵束甲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1.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前,院子的南北是一个整体,后来就分了家,院中开了许多小门,总共变了两次。 B.老妪是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 C.作者和老妪对祖母的感情深厚,回忆祖母的话,都落下了眼泪。 D.祖母希望作者将来有一天能中举出仕,并把祖上留下的象笏交给了他。 8.D 9.D 10.C 11c
     (三)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愈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先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小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子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巷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①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②,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曝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 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a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有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衣。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 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b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疴③,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儒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惟追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①姁姁(xǔ):温和平易的样子。②木绵:这里指棉花。③羊狗之疴(kē):一种急性传染病。
     12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然数颦蹙顾诸婢曰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B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   后五年,吾妻来归
      C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吾儿,久不见若影
      D 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      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13 下列“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A 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      B 然犹以母寝也,伤哉!
      C 以二子肖母也         D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14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这是用儿时的无知来反衬今日的深切悲痛。
     B.“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中“余则茫然矣”道出了自己当时因年幼,对母亲事迹记忆不多,所以感情也有点模糊。
     C.“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从侧面道出了母亲对下人的宽厚。
     D.“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这一笔道出了母亲去世前牵挂幼子的慈爱。 12c 13d 14B(记忆不多,但不是使作者感情模糊。)
     (四) 嵇康遇害
    嵇康字叔夜,谯国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服药求长生),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所与神交者唯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山涛将去选吕,举康自代,康乃与涛书告绝。此书既行,知其不可羁屈也。
    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每夏月,居其下以锻。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颖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司马昭)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念,遂并害之。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博览无不该通。 该:完备。B.此书既行。 行:流传。
    C.后安为兄所枉诉。诉:叙说。 D.宜因衅除之。 衅:缝隙,引申为机会。
    16. 下列八句话,分别编四组,构成嵇康遇害根本原因的一组是(3分 ) ①性绝巧而好锻 ②与魏宗室婚 ③不可羁屈 ④吕安服康高致 ⑤辞相证引 ⑥会以此怨之 ⑦嵇康卧龙也 ⑧言论放荡,非毁典漠 A.①④⑥⑧ B.③④⑤⑦ C.②③⑦⑧ D.④⑤⑦⑧
     17.下面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嵇康做了魏国皇帝的亲戚以后就官拜中散大夫,超迈不群,常修养性服食之事,不与一般人结并,他所与神交的只有“竹林七贤”罢了。
    B.嵇康当大夫时,也常常在柳树下打铁,有一次他与向秀打铁,钟会特意来拜访,他不予理睬,锻不辍,钟会站了半天,只好回去,他又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因此钟会非常恨他。
    C.嵇康与吕安友善,吕安被他哥哥枉诉,引稽康为证,于是稽康也被收。钟会向司马昭进谮言,要他因衅除之,于是嵇康吕安同时被害。
    D.嵇康在东京被刑时,三千太学生请求他留下来做老师,嵇康不答应。他看日影,还未到行刑时,便索琴弹一曲《广陵散》,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天下士人都为他悲痛。
    15C 16 C (①④明显不是,以排除法可以做出) 17C
    第二卷 文字题(共49分)
     三 文言文翻译(共15分) 18.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19.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0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21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 22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
    参考答案 18.19略
    20嵇康谈吐优雅,风度翩翩,可是却使形体像土木一样,不能修饰美化自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