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精讲(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8. 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属于磁共振成像原理内容的一项是
    A. 在磁场旋转的原子核可以吸收频率与旋转频率相同的电磁波,使原子核的能量增加。
    B. 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变化,而这种变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图像中反映出来。
    C. 在磁场旋转的原子核恢复原状时,就会把多余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
    D. 分析被电磁波照射后的原子核所释放出来的电磁波,就可得知该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
    9. 下列对“氢原子核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的无线电射频脉冲终止后,体内氢原子核能够导致水分的变化,反映身体疾病的病理过程。
    B. 当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的无线电射频脉冲终止后,体内氢原子核会发射出共振波,显示原子核振荡的微小变化。
    C. 在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无线电射频脉冲的前后,体内氢原子核便会产生微小振荡,发射出共振波。
    D. 在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无线电射频脉冲的前后,体内氢原子核能够通过磁共振图像反映出人体疾病的水分变化。
    10.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高于CT数倍,因此在磁共振成像技术中,人体氢原子核发出的射电信号和释放的能量也高于CT数倍。
    B. 因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人体没有损害,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不同疾病的检测,所以它一出现就替代了X射线照射、CT成像等疾病检测手段。
    C. 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变化,因此人们生病后,只要注意饮水,调节人体的水分,就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更好地诊断疾病。
    D. 由于磁共振成像技术能产生反映组织化学结构的三维图像,因此它不仅使人类获得非常重要的疾病诊断工具,而且还会对外科手术的正确施行提供帮助。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4题。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文时,嘉迁御史大夫。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馀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
    嘉为丞相五岁,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①所言不用,疾错。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庙堧垣②。嘉闻之,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至朝,丞相奏请诛内史错。景帝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先请之,为错所卖。”至舍,因欧血而死。谥为节侯。
    太史公曰:“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注]①绌:不足,此处指不满。 ②堧垣:宫外的墙。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恐天下以吾私广国私:偏爱
    B. 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第:暂且
    C. 此吾弄臣,君释之 弄臣:帝王亲近狎玩之臣
    D. 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 用事:凭感情做事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 ②其意常在沛公
    B. ①不来,且斩通 ②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C. ①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
    D. ①乃先请之,为错所卖 ②今其智乃不能及
    13.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申屠嘉“刚毅守节”的一组是
    ①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
    ②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
    ③嘉责曰:“……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
    ④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
    ⑤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
    ⑥因欧血而死。谥为节侯。
    A. ①②③B. ①③⑥C. ②④⑤ D. ④⑤⑥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申屠嘉早年随高帝征战,孝文帝时,旧大臣多已过世,余下的没有合适人选,孝文帝又不愿因任用窦广国而招来非议,才让申屠嘉当了丞相。
    B. 申屠嘉为人廉直,不畏权贵。邓通在朝廷上傲慢无礼,皇上对他宠爱有加,申屠嘉不顾皇上袒护和求情,发文叫来邓通,严加斥责,并依法斩首。
    C. 皇上重用晁错,而申屠嘉提出的意见却不被采用。申屠嘉就抓住晁错过失,奏请皇上惩处,皇上不同意诛杀晁错,申屠嘉后悔没有先斩了晁错,回家后吐血而死。
    D. 司马迁对申屠嘉做了评价,肯定了申屠嘉的刚毅守节,但又认为申屠嘉缺乏韬略学识,因此难与萧何、曹参、陈平齐名。
    四、(18分)
    15. 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①焉。”他日,董祁②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③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注]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 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 ③纺:系。
    ⑴范氏富,盍已乎?
    译:
    ⑵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译:
    ⑶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译:
    16.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
    17.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⑵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治家格言》)
    五、(18分)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8~21题。(18分)
    书 朱湘
    拿起—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的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还有那一个个正方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飙是三条狗的风:在秋高草枯的旷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猎犬风一般快的驰过,嗅着受伤之兽在草中滴下的血腥,顺了方向追去,听到枯草飒索的响,有如秋风卷过去一般。昏是婚的古字:在太阳下了山,对面不见人的时候,有一群人骑着马,擎着红光闪闪的火把,悄悄向一个人家走近。等着到了竹篱柴门之旁的时候,在狗吠声中,趁着门还未闭,一声喊齐拥而入,让新郎从打麦场上挟起惊呼的新娘打马而回。同来的人则抵挡着新娘的父兄,作个不打不成交的亲家。
    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旧书,则开章第一篇你便将看见许多朱色的印章,有的是雅号,有的是姓名。在这些姓名别号之中,你说不定可以发见古代的收藏家或是名倾一世的文人,那时候你便可以让幻想驰骋于这朱红的方场之中,构成许多缥缈的空中楼阁来。还有那些朱圈,有的圈得豪放,有的圈得森严,你可以就它们的姿态,以及它们的位置,悬想出读这本书的人是一个少年,还是老人;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才子,还是老成持重的儒者。你也能借此揣摩出这主人公的命运:他的书何以流散到了人间?是子孙不肖,将他舍弃了?是遭兵逃反,被一班庸奴偷窃出了他的藏书楼?还是运气不好,家道中衰,自己将它售卖了,来填偿债务,或是支持家庭?书的旧主人是这样。我呢?我这书的今主人呢?他当时对着雕花的端砚,拿起新发的朱笔,在清淡的炉香气息中,圈点这本他心爱的书,那时候,他是决想不到这本书的未来命运。他自己的未来命运,是个怎样结局的;正如这现在读着这本书的我,不能知道我未来的命运将要如何一般。
    更进一层,让我们来想象那作书人的命运:他的悲哀,他的失望,无一不自然的流露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让我们读的时候,时而跟着他啼,时而为他扼腕太息。要是,不幸上再加上不幸,遇到秦始皇或是董卓,将他一生心血呕成的文章,一把火烧为乌有;或是像《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一般命运,被浅见者标作禁书,那更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呵!
    只说书这件东西,它是再与世无争也没有的了,也都要受这种厄运的摧残。至于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他们的遭际更是不言可喻了。试想含意未伸的文人,他们在不得意时,有的采樵,有的放牛,不仅无异于庸人,并且备受家人或主子的轻蔑与凌辱,然而他们天生的性格倔强,世俗越对他白眼,他却越有精神。他们有的把柴挑在背后,拿书在手里读;有的骑在牛背上,将书挂在牛角上读;有的在蚊声如雷的夏夜,囊了萤照着书读;有的在寒风冻指的冬夜,拿了书映着雪读。然而时光是不等人的,等到他们学问已成的时候,眼光是早已花了,头发是早已白了,只是在他们的头额上新添加了一些深而长的皱纹。
    咳!不如趁着眼睛还清朗,鬓发尚未成霜,多读一读“人生”这本书罢!
    18. “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请阐释画线部分在文中的意思。(3分)
    答:
    19. 请概括指出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几类人的命运。(3分)
    答:
    20.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内容是如何逐层深入的。(5分)
    答:
    21. 本文切入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作者又是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的?(7分)
    答:
    六、(12分)
    22. 下列两个句子标点不同,导致二者意思有哪些差异?(3分)
    ①由于旧城改造,市政府决定仿照法律规定对城南区的部分土地实行征用,并给予补偿。
    ②由于旧城改造,市政府决定仿照法律规定对城南区的部分土地实行征用并给予补偿。
    答:
    23. 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3分)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答:下联:
    24. “神州五号”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请你以下列身份接受记者对此事的采访,谈自己的感想。
    要求:谈话符合人物身份,表达自然、得体、流畅,每段话不少于30个字。(6分)
    答:
    ⑴中学生:
    ⑵中学教师:
    七、(60分)
    25. 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不得抄袭。
    【试题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D2. B3.. D4. B5. A6. C
    二、(12分,每小题3分)
    7. C8. B9. B10. D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 D12. C 13. A14. B
    四、(18分)
    15. 译文:⑴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
    ⑵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⑶(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16.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17.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五、(18分)
    18. 书犹如遗民,经历了岁月的淘洗,经历了种种变故或磨难,才得以幸存。这样的书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大意答到即可)
    19. 答:(1)书主人的命运(2)作书人的命运(3)含意未伸的文人(或“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的命运。
    20. 答:(1)鉴赏书的外观,思索书的历史。 (2)欣赏文字的美丽、文字的历史、文字的文化内涵。 (3)表达对文人命运的悲悯和思考。 (4)发出学会读“人生”这本书的感喟。
    21. 第一问,一般谈读书的文章,大多从书的内容切入,谈读书的心得、感受和方法等;而本文则以书的外形为切入点,谈有关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第二问,丰富而飘逸的联想与想像;充满诗意的形象化描写;化用典故,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喻的运用和形、声、色的生动描写。 (大意答到即可)
    六、(12分)
    22. (1)句在“并”字前加了逗号,“给予补偿”就有了不同理解:既可理解为“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补偿”,也可以理解为“不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补偿。(2)句去掉“并”字前的逗号,明确了“给予补偿”是“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的。
    23. 示例: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24. 略
    七、(60分)
    25. 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