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共18分)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8分) 现代人整天龟缩在高层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火柴盒”里,走在人们比肩接踵的柏油马路上,呼吸着被污染的混浊空气,听各种机器的嘈杂轰鸣;于是有一天,在你的内心深处会突然泛起一股奇怪的情绪,一缕乡愁猛地袭来,你恨不得马上一口气跑到荒野僻静处,在荷花池塘边坐下;光着脚,躺在绿草地上,闻泥土的气息,听蛙声一片,看第一颗星星闪烁在天边,发誓要去寻找生命的根,渴望着返璞归真。 这种情绪,就是寻找家园的冲动,就是本来意义上的哲学活动。它在全球生态危机的今天,显得尤其迫切,尤其使人心灼。 法国哲学家谢林曾给他自己的精神哲学命名为一篇《精神还乡记》,一篇《精神漂泊记》,我觉得是意味深长的。 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或者换言之,凡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于是,科学、艺术创造活动都可以看成是一种哲学活动。 在生活中,往往有一种不安感和无名的烦闷感会突然弥漫了我们的心头。每当夜幕徐徐降临,这种朦胧的情绪便会吞没一切。这种连自己也说不清楚的一团茫然的情绪,其实也是种寻找归宿感在心中蠕动。精神的归宿因为是无形的,所以更不易觅得。在寻找归宿和家园的过程中,人们还常常会表现出一种犹豫、恍惚和反复的思绪。唐朝诗人贾岛的《渡桑干》便绝妙地表达了这种思绪: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诗人的感情,可以说具有普遍的人生哲学意义。 爱因斯坦一生(从早年到暮年)中便时时深感人生的孤寂和“无家可归”的苦闷。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50岁的爱因斯坦吐露了这种莫可名状的情绪:“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从来就没有全心全意地属于一块土地或一个国家,属于我的朋友甚至我的家庭。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有一种莫可名状的距离并且需要回到自己内心,这种感觉正在与日俱增。有时候,这种孤寂感是很痛苦的。” 在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内心深处,居然有这么深沉的非理性主义的情绪,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它说明人们寻找归宿和家园之感是何等地迫切,何等地热烈,何等地痛苦!它也说明通往家园的归路是多么不容易寻找得到!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选自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 16.文章开头描写现代人的生活,并说“于是有一天,在你的内心深处会突然泛起一股奇怪的情绪,一缕乡愁猛地袭来”。(4分) (1)为什么会有“一缕乡愁猛地袭来”?(2分) 答: (2)第1段画线处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17.文中两处引用古诗。(4分) (1)引用“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一诗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2)引用诗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18.为什么说“法国哲学家谢林曾给他自己的精神哲学命名为一篇《精神还乡记》,一篇《精神漂泊记》,我觉得是意味深长的”?(4分) 答: 。 19.文章能从多方面给我们以启示,请结合现实,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 。 六、选做题(5分) 20.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阅读下面的一篇小说,完成后面的问题。 免 费 [美]雪莉•凯撒 一天晚上,我正在准备晚饭,我的10岁的儿子走进厨房递给我一张纸,他在纸上写了一些东西。我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仔细地看了看,上面写着: 割草,5美元; 这一周整理自己的床铺,1美元; 去商店,50美分; 你去购物我照看小弟弟,25美分; 倒垃圾,1美元; 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单,5美元; 还有打扫院子,2美元。 看着他满怀期待地站在那里,千万个记忆一瞬间闪过我的脑海。我接过那张纸,翻到背面,在上面写道: 怀你9个月,免费; 为你熬夜,请医生为你看病,免费; 多年来花在你身上的时光、为了你流过的泪、抚养你成长所付出的一切,免费; 日日夜夜为你担忧,将来还要为你操心,免费; 给你忠告和教你知识,供你上学,免费; 给你买玩具、食品、衣服,为你擦鼻涕,免费; 儿子,当你把这些都加到一起时,妈妈付出的所有的爱都是免费的。 看完之后,儿子的眼睛里噙满了大滴的泪水。他望着我说:“妈妈,我真的很爱你。”说着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很大的几个字:“账已付清”。 请联系现实,探究这篇小小说最大的社会价值。 答: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最近一份材料说,根据两年一度的“全国国民阅读与书籍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中国人的阅读率下降了8.7个百分点。 ②一些“社会精英”认为,阅读率下降没什么大不了,不必大惊小怪,不读书说明男人们都挣钱去了,富裕了,腰包鼓了,买车了,买房了,难道不是好事吗? ③二战结束时,日本沦为一片焦土,一位美国记者看到一个日本孩子坐在战争废墟上读英文,这位记者拍下了这张照片,发向全世界,并且预言日本有希望。 ④我们国家前些年有一幅照片,一个西北女孩,一副如饥似渴的目光,照片下4个字“我要读书”,敲叩着亿万中国人的良知,后来,发展教育,解决贫困地区孩子入学难的问题,列入了国家重大议事日程。今天我们国家的经济起飞,是对那位孩子渴求读书目光的真实回报。 请结合材料,探究分析我国国民阅读状况,并谈谈你对这种现状的看法。 答: 七、作文(50分) 21.请联系自己的经历、理解和感悟,以“品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文题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 ③不少于700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10分,每小题2分) 1.C2.B3.D4.A5.B 二、(8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简答题4分) 6.C(“拆除无数刻工精美的特殊市屋门楼”的是甘肃某县,不是当时的那些主要城市) 7.A(作者虽然认为可能没有力量能及时阻挡对旧建筑的破坏,但调查研究有助于古建的保存) 8.中国旧建筑有很多精美的形式,是民族文化的显著表现,是中国建筑新发展的基础。 三、共15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翻译6分,断句题3分) 9.C10.A11.C 12.(6分每小题3分) (1)推究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与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2)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 13.(3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该题分为止)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四、(14分) 六、选做题(5分) (1)答案要点:警示人们:良好的家教,不仅是孩子之福,也是父母自己之福。 (2)答案示例:我国国民阅读状况堪忧;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也能从阅读状况上看出一些来,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甚至能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全民阅读,有利于提高国民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高度;经济发展与多读书并不矛盾;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能提炼出符合材料的观点,并加以阐释,言之成理即可) 七、作文(50分)略。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