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噉。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噉,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注:①平事:评议事情。②子母:利息和本金。③责券:求取借据。④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群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数:多次,屡次 B.事连吾侪 吾侪:我辈。 C.能偿者捐其息 捐:舍弃 D.贫者立券还之 立:订立 18.下列各组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何忧为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 客偿博所负 将以求吾所大数也 C.若中心愿之乎 非曰能之 ,愿学焉 D.至夜分,乃散去 良乃人,具告沛公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卖酒者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①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②吾侪保甲贷乙金 ③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④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⑤尽取所偿负还之 ⑥置酒,招所买田宅主毕至 A.①③④ B. ②⑤⑥ C.①③⑤ D. ②④⑥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做生意时诚信厚道、热心助人,他的良好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 B.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为甲、乙二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卖酒者急人所急,为乡亲仗义疏财,慷慨解囊。 C.在术者断决的死期将至之时,卖酒者神情自若地处理自己的后事,他尽量让利于债务人,使他们将来免受债务困扰,表现了良好的德行风范和心理素质。www.ks5u.com D.本文构思新颖,不落俗套,作者没有着力叙述卖酒者如何经营谋生,发家致富,而是突出写他为人排忧解难,以表现他慷慨助人,乐善好施的长者风范。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译文: (2)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 译文: (二)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22-23 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22、“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2分) 23、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3分) (三)古诗文默写(6分) 24、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2) ,此时无声胜有声。 , 铁骑突出刀枪鸣。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 (4)子曰:“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 四、作文。(60分) 根据下面的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语文答卷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2. 3. 4. 5.( )( )( )( ) 6.新春对联: 上联 下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上联: 下联 7.请用四字成语补写下面的歇后语,(6分) ① 老虎钻进书箱里——( ) ② 徐庶入曹营——( ) ③ 林黛玉的性子——( ) ④ 梁山伯看到祝英台——( ) (5)吃着碗里看锅里――( ) (6)独眼龙看书――( ) 二、现代文阅读(共3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 8. 9. 10.(3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1.(4分) 12.(4分) 13.(4分) 14、(4分)(1) 隐藏的言语 (2)隐藏的情感 15、(100字左右)(5分) 16、(5分)这篇小说一开始,是一段 描写:一个老人独自坐在战火即将燃至的桥边,似乎这是一个“ ”的叙事角度。随着第二段“ ”的出现才将叙述限定在“ ”的视角中。这种叙述角度的好处是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一)、17 18 19 20 21.(6分) (1)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译文: (2)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 译文: (二)、22、“长幼之节”在文中指 “君臣之义”指 (2分) 23、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 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 (3分) (三)(6分) 24、(只选3小题) (1)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2) ,此时无声胜有声。 , 铁骑突出刀枪鸣。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 (4)子曰:“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 语文参考答卷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C 2 C 3 D 4 A 5、( 2 )( 4 ) ( 1 ) ( 3 ) 14、(4分)(1) 隐藏的言语 :我招惹谁了?我们招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 (2)隐藏的情感:交织着“怨”与“冤”的情感,暗含着对战争无声的控诉。 15、(100字左右)(5分) 他是一个法西斯战争临近时的西班牙老人的形象。他年老孤独,只有几只动物与他相依为命。他热爱自己的家乡,一谈到自己的家乡就高兴的笑。他心地善良,充满爱心,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他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他不关心政治,不理解敌人为什么会侵入自己的家乡。 16、(5分)这篇小说一开始,是一段(场景) 描写:一个老人独自坐在战火即将燃至的桥边,似乎这是一个“( 全知 ) ”的叙事角度。随着第二段“ 我 ”的出现才将叙述限定在“ 有限 ”的视角中。这种叙述角度的好处是 (给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