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09-10学年高二下册5月月考语文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09-10学年高二下册5月月考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设试卷Ⅰ、Ⅱ卷和答题纸三部分,试卷所有答题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共36分)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敕造(chì) 炮烙(páo) 发髻(jī) 宵柝(tuò)
    B.挣揣(zhèng) 间或(jiàn) 赍发(jī) 倔强(jué)
    C.虢国(guó) 夹克(jiá) 鱼鳍(qí) 央浼(měi)
    D.逮捕(dǎi) 驽钝(nǔ) 花觚(gū) 霰雪(s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穹顶 诘问 逡巡 脍灸人口 B.付梓 猿猱 亢旱 前倨后恭
    C.危樯 熟稔 人圜 见风使舵 D.鞶鼓 床褥 墁地 苌弘化璧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红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自 四年来,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②总经理那样做,______是提高工作效率,但由于种种原因,其效果不尽如人意。
    ③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 ______ 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A.颁行 本意 不只 B.颁行 本义 不只
    C.颁布 本义 不止 D.颁布 本意 不止
    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只有领导干部严格自律,为政清廉,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B. 如何在鳞次栉比的书架上选择优秀的读物,这是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C. 全书收集了汪曾祺从1941年的第一篇小说到临终前的几乎全部作品,这对众多“汪迷”来说,真可以大快朵颐了。
    D. 时下不少名店乱用外来词,只求时髦,哗众取宠, 而不考虑国情民意和实际效果。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 今年南方强降雨使我国西南东部、华南、江南、浙闽沿海先后出现大到暴雨,长江、珠江、西江、闽江等流域部分干流和支流,出现超警戒水位的情况。
    B. 纵观20世纪世界各国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取决于多方面因素,良好的国民素质,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
    C. 宠物家政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但潍坊的宠物保姆却没有“火”起来,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存有“伺候动物丢人”的观念在作怪。
    D. 武汉民航业人士表示,作为首批开放台湾游的13个省市中唯一的中部省份,下一批湖北成为直航点的可能性比较大。
    二、现代文阅读必做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在现代社会,要找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就去找民俗;要找民俗的家门,就去找年节。年节是日常民俗的缩微景观,是按照民俗的样子制造民俗的工厂。
    年节的工厂生产日常事件和日用品的“象征性”,使之能传达一个民族的共同经历、情感、理想、价值观和表现渠道。中国人很早就借助汉字表达了对年节的认识。《说文》中说“年,谷熟也,从禾千声”,由谷物每年一熟引申为年的时间概念。在民间神话传说中,说“年”是一只恶兽,要在新节到来之际赶走它。驱赶的方式都是象征性的,如挂桃符等。人们还在每个年节的来临之际,利用挂门神、插松柏、秋游、祭灶等多种形式,对这些含义进行再生产,以进行自我教育。
    年节的工厂生产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的“聚合性”,通过将特定日期和特定功能联系在一起的办法,对一个民族群体发出号召,让人们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内,选择一种社会行为、举办一个社会活动。它们都能把人们聚集在一起,使人们的行为具有相类似的民俗模式。它们还从不妨碍群体中的个人的思想热点的变化,不影响人们各自对年节细节的想象随着现实生活的需要而减少或增加。
    年节的工厂生产人类和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互惠性”,能引导人类感谢天气、土地、祖先、社会集体对丰收的恩惠,节制无限使用人力和物力的做法,保持处理天地人关系的平衡心态,维护和扩大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不是相反。在农业生产中,人们按照气候和物候的节律,春种、秋收,应季而作,不违农时;借各种祈年仪式,严肃而积极地与自然界和社会对话,利用节日的机会,协调天地人的关系,以求顺利地从一个生产环节过渡到下一个生产环节。
    忙了一年的人们逢年过节拿出来的产品(包括事件本身)都有一些不平常的意义。对这些意义的解释有些是虚妄的,但由于掌握农耕节令的需要,人们也了解了一些植物知识、日月星辰知识和气象土壤知识,产生了相关的神灵崇拜和禁忌习俗,发展了自己的年节文化。
    (选自《文史知识》)
    6、文中说“年节的工厂生产日常事件和日用品的‘象征性’”,下列属于这类“产品”的一项是 ( )
    A.扭秧歌 B.跑旱船 C.贴春联 D. 说书会
    7、理解“人类和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互惠性’”,下面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人要对天地自然永远心怀感激、虔诚之意。
    B.人只有敬畏自然,才能扩大自己的社会生存空间。
    C.人类应节制物欲,避免生态平衡的破坏。
    D. 人与自然、社会相沟通,互惠互利,是一种平衡、和谐、发展的关系。
    8、对全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年节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就在于它不是某一个人的权威或心血来潮,而是个人与群体在民俗的工厂里相互作用的结晶。
    B. 民俗相沿已久,不仅具有寄托、象征的意义,由于从中获得对自然的认识,还在农业生产中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实际效果。
    C.尽管年节赋予日常物品的意义都是虚妄的,而由此产生的神灵崇拜更是荒诞的,但它们发展了民俗文化,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D.年节使人们凝聚,行为上形成一种民俗模式,但这种模式并没有成为桎梏,把人们的思想和想像束缚在“聚合体”中。
    三、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治安策
    贾谊
    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或戴黄屋①,汉法令非行也。虽行不轨如厉王者,令之不肯听,召之安可致乎!幸而来至,法安可得加!动一亲戚,天下圜视而起。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陛下虽贤,谁与领此?故疏者必危,亲者必乱,已然之效也。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袭是迹而动,既有徵矣,其势尽又复然。殃祸之变,未知所移,明帝处之尚不能以安,后世将如之何!
    臣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强,则最先反;韩信依胡,则又反;贯高因赵资,则又反;陈豨兵精,则又反;彭越用梁,则又反;黥布用淮南,则又反;卢绾最弱,最后反。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已残亡,可也;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虽至今存,可也。
    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欲臣子之勿菹醢,则莫若令如樊、郦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为徙其侯国。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地制一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贯高、利几之谋不生,柴奇、开章之计不萌,细民乡善,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当时大治,后世诵圣。
    注:①华丽的车子,古代帝王的车子用黄缯做车盖,故名黄屋。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陛下虽贤,谁与领此 领:治理 B. 同姓袭是迹而动 袭 :沿袭
    C.臣窃迹前事 迹:遗迹 D. 植遗腹,朝委裘 植:扶植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吾为若德
    B. 其异姓负强而动者/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 空而置之 /骊山北构而西折
    D. 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乃中《经首》之会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贾谊提出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来保证中央政府的统治的依据的一项是( )
    ①同姓袭是迹而动 ②强者先反 ③天下咸知陛下之义 ④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⑤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 ⑥卢绾最弱,最后反
    A. ①③⑤ B.②④⑥ C. ②⑤⑥ D. ①③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属诸侯王必定危险,关系疏远的诸侯王也一定作乱,这是事实所证明了的。那些自负强大而发动叛乱的诸侯王,汉朝已经幸运地战胜他们了,可是却没有改变酿成叛乱的制度。
    B. 贾谊在上呈给汉文帝的《治安策》中,指出诸侯王封国的强盛必然导致谋叛作乱,削弱诸侯王的势力,一定会引起天下大乱。
    C. 作者在论述施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好处时,说这样做了之后,皇帝统治天下就如同身体使唤手臂,手臂使唤手指似的,没有不听从指挥的。诸侯王不敢有反叛的想法,如同辐条聚向车轮一样,都归顺天子。
    D. 文章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个论点为中心,先论不这样做不行,再论这样做好处何在,层层深入,气势磅礴,以理服人。
    第Ⅱ卷(共114分)
    四、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或戴黄屋,汉法令非行也。(3分)
    译文
    (2)地制一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4分)
    译文
    (3)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1)诗中记述了诗人与参寥的哪些交游活动,请加以概括。(2分)
    (2)下片蕴含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4分)
    15.填空:(8分)
    ⑴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
    ⑵ ,有暗香盈袖。
    ⑶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⑷七十者衣帛食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⑸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⑹ ,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
    ⑺五更鼓角声悲壮, 。
    ⑻ ,皓腕凝霜雪。
    ㈤现代文阅读选作题(本大题共4小题,16—19小题,共20分)
    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作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的小题。
    甲类: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株野百合开了
    李汉荣
    ①那天我在南山游荡,在一个长满艾蒿的坡地,我被一股浓郁的草木香气迷住了,我停下来,让脑子里什么念头也没有,只让鼻子和肺专心工作。我闭着眼睛深呼吸了一会儿,像做了一个梦似的睁开眼,竟看见一束雪白的光灼灼地、然而又很温柔地在面前闪着,是一株野百合开了。刚才我来到这艾蒿地的时候,只看见它还是含着苞的,我被草木苦香所陶醉而忘情地闭目呼吸——就趁我走神的时候,它悄悄地完全地绽开了自己。这之前,我知道站在我面前、害羞地躲在艾草身旁的这株美好植物,是会开花的,如一个女孩儿出嫁是迟早的事情。但是我没有想到它这么快、这么奇妙地开了——趁我闭目呼吸的时候,它开放了自己。
    ②你可想象我该是怎样地惊喜以至于狂喜,是那种透明的狂喜。心灵被纯粹的美、圣洁的事物打动,连心灵里那些皱褶的部位,藏着细小阴影的部位,都被这突然降临的神一样的光芒完全照亮了。我们这些成人,即便是善良的人,也早已被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们过于复杂地重塑。心,已经成为一团交叠的欲望或一种混浊的冲动的代称;而透明的心,更是我们日渐远离,终于不知为何物如上古神话一样陌生的东西了。我们似乎懂事了,懂得了钱、官职、名声、市场、名牌服装等等的无比重要,除此之外,那些与心灵有关的事物,比如美德、彩虹、上帝、屋顶上方专注地凝视着我们的那颗星星、旷野上一位散步的老人投给我们的那一瞥善意的眼神,等等,都是不重要的,因为这些东西都不能存入银行产生利息,或投进官场赚取暴利。我们是真正地成熟了,成熟的最可靠的标志是我们荒废了感动,却学会了盘算,而且成了一把快速演算的算盘。我听见一个市侩曾经认真地教导一群孩子:像我这样,每一根头发都想着“发”,每一个表情都知道向权力微笑,你们就快成熟了。啊,都成熟了,都懂事了,你指望浩浩荡荡的市侩的洪流,造出一个怎样的海?
    ③多么可叹,我们慷慨地将心灵弃置于黑暗中,并生怕它跑出来干扰我们去赴魔鬼的筵席,所以我们在埋于暗处的心上再压上砖石覆上灰土让它长出毒菌,这样我们就心安理得地吃肉、喝酒、猜拳作乐了。在市侩安排的晚筵上,必须是没有灵魂的人,才能获得最大的快感。
    ④多么可叹,谁还怀疑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没有道理?我们已经进化到不需要灵魂也能快乐生活的境界。我们只崇拜利益的灯盏,而抛弃了心灵的信仰之光;在池塘里我们争夺每一条鱼每一只虾,甚至想刨挖出池塘最深处、据说在地壳附近深埋的盘古老先生的化石,然后盗卖给和你一样贪婪的人。池塘就是我们全部的乌托邦,在池塘之外,我们失去了壮丽的精神的天河。
    ⑤没有了星星,天空可以无限地黑下去,没有了灵魂呢?人会是个什么样子?
    ⑥我想的似乎远了一点。总之,荒废了心,荒废了感动,我们失去了透明的情怀,我们不再或很少能够领略那种纯粹的、有着神圣感的幸福,那种为心灵显现的事物,我们看不见也看不懂了。
    ⑦我就这么站在这株野百合面前,感动着,忏悔着。我感到我不配面对这么洁白、纯真的礼物。我的内心里有着很多的不洁和阴影。我真想把人类中的相当一部分都领到这株野百合面前,在清澈目光的注视里,想想自己,想想自己的灵魂。
    ⑧真的,我感到惭愧,我感到不配。我什么也没有做,而它,野百合,却送给我奇迹般的礼物。我真正感到植物的伟大了,植物站在任何能够存活的地方,哪怕潮湿、光线不足,只要能与土地和天空发生联系,植物都会把绿色、把鲜美的花、把芬芳的果实拿出来,以这种美好的方式证明自己有一颗美好的灵魂。而我们,占有了多少阳光、雨水和历史的土壤啊,我们能拿出多少绿叶、花朵和思想的氧气呢?即使我们站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心里也常常充满黑暗;即使我们的根须扎进本来还算肥沃的土里,我们也难得抽出青翠的枝条。贫瘠的灵魂使我们既辜负了自己,也辜负了岁月的期待。我们站在植物面前,太像一个阴影。
    ⑨在我的惭愧之外,百合花却一直微笑着。
    16.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语句的含义。(6分)
    (1)我们是真正地成熟了,成熟的最可靠的标志是我们荒废了感动,却学会了盘算,而且成了一把快速演算的算盘。
    (2)池塘就是我们全部的乌托邦,在池塘之外,我们失去了壮丽的精神的天河。
    17.文章第七段中说“我就这么站在这株野百合面前,感动着,忏悔着”,联系上下文,你觉得“我”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忏悔”?(4分)
    18.开放的“野百合”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19.第⑧自然段中作者说“即使我们站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心里也常常充满黑暗;即使我们的根须扎进本来还算肥沃的土里,我们也难得抽出青翠的枝条”结合全文,你觉得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抽出青翠的枝条”?(6分)
    乙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对低碳经济的五种误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