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高二下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 说明: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蹩(bié)进 拗(ào)开 打烊(yàng) 山川相缪(liǎo) B.城垣(huán) 迤(yǐ)逦 攫(jué)取 除臣洗(xiǎn)马 C.愀(qiǎo)然 玄(xián)色 瘐(yǔ)毙 横槊(shuò)赋诗 D.丛冢(zhǒng) 帐簿(bù) 省(xǐng)亲 智者乐(yào)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贤惠 抱怨 耳儒目染 自惭形秽 B.端详 放涎 鬼鬼祟祟 挺而走险 C.座右铭 杀手锏 生死攸关 如怨如慕 D.大母指 结骨眼 舳舻千里 回光返照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江苏连云港的孙悟空、四川的大熊猫、西部三省区的藏羚羊、云南的金丝猴等卡通形象,激战2008年奥运吉祥物,究竟花落谁家,11月11日便可知晓。 B.消极避世毕竟和儒家的入世哲学相悖,面对光怪陆离的统治者,报国无门、才华难展的文人们内心矛盾重重,总是在自嘲中流露出满心凄苦。 C.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大家要做好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D.英国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考古学家在清理墓穴时,收集到大理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石核等是用石英砂岩打制而成的。 B.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批复深圳市地铁二期1号线续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标志着该工程全面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已完成了项目审批程序。 C.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能否和热爱和平的国家一道,阻止美军攻打伊拉克的悲剧重演,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和谐发展的大势。 D.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依然保持增长势头,2004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与2003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5%。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以色列一位科学家制作了一个可能会比单个细胞还要小的计算机的大型模型。 一些科学家认为,微小的生物计算机未来也许能够在我们体内漫游,监视我们的身体状况并且也许会纠正它们发现的问题。这个模型的设计者是计算机科学教授胡德?夏皮罗。在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第五届DNA计算机国际会议上,夏皮罗展示了这个模型。这个模型的工作原理与单个活细胞中的分子的工作原理相似。我们体内的每个细胞都含有一系列由生物分子构成的机器。这些分子都能够形成可在细胞内移动其他分子的机械装置。一些分子能够组装和拆卸其他分子,另一些则能够收集小分子并且使用一个模板建造新的分子。 我们的细胞都是一座复杂的生物机器城,城内所有的机器都是相互合作的。将来用生物分子制成的夏皮罗式装置有可能促成比单个细胞还要小的计算机。这种计算机可用于监视或修改细胞。如果科学家能够制造出这种计算机.那么这种机器在医学上将有广泛的用途。它也许能在人的血液中游泳,或附着在特定的器官上,监视器官的状态并增强器官的功能。夏皮罗教授说:“比如,我们可用这种机器感知组织里异常的生物化学变化,并且根据计算机程序来决定合成和释放哪种药物以纠正错误。” 这种新的机械式计算机是根据图灵机的原理设计的。与图灵机一样,夏皮罗为他的机械装置设计了一个“规则分子”,对这个分子进行这样的处理后,就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式改变另外一个分子。为了演示这一概念,夏皮罗制造了一个30厘米高的塑料模型。如果用生物分子制造这种计算机,那么其长度大约只是1毫米的2500万分之一,大致与细胞中核糖体的大小相仿。 5.根据文章内容,对夏皮罗设想中的“生物计算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计算机是模拟单个活细胞的工作原理而制造的微小的计算机。 B.生物计算机能够自动合成和释放某种药物来纠正人体组织里异常的生物化学变化。 C.生物计算机能够在人体内监视器官的状态,并且能够增强器官的功能。 D.生物计算机是用生物分子制成的计算机,其大小与细胞中的核糖体相仿。 6.对文中画线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夏皮罗的生物计算机是根据图灵机设计的。 B.夏皮罗为他的生物计算机模型设计了一个与图灵机一样的“规则分子”。 C.夏皮罗设计的“规则分子”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式改变另外一个分子。 D.夏皮罗设计出的生物计算机演示了“规则分子”这一概念。 7.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生物计算机在人体医学上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甚至有可能解决它们发现的问题。 B.人体内的每个细胞都是由一系列的分子机器构成的,每个细胞都是一座复杂的生物机器城。 C.夏皮罗设计的生物计算机既能够在人体的血液中游泳,又有一定的附着力,能够附着在人体的各种器官上。 D.以色列科学家夏皮罗对人体细胞的结构和活细胞分子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见解。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 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净,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肃:恭敬。 B.会兴辽东之役 会:适逢。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堪:忍受 D.动之军法从事 动:招致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 ) ①常为诸县之最 ②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③未尝辄敢出门 ④诣阙请留德深 ⑤以贵乡文书为诈 ⑥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德深很有才干,历任多种职务后升职主持贵乡政务。其时朝廷纲纪败坏,官吏贪污受贿,民不聊生;只有贵乡生产生活一切照常进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 B. 魏德深善于人性化管理,体恤下情。邻城打造兵器,聚集在官府,官吏督责,尚不能成功;而贵乡则约束官吏,避免百姓劳苦,官府安静,一直象无事一样。 C. 魏德深深受百姓欢迎,又能震慑奸猾之人。他到馆陶,百姓见他如见父母;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他后来将回贵乡,贵乡吏民互相庆贺。 D. 郡丞元宝藏忌妒魏德深的才能,令他率领武阳籍士兵在家乡附近作战,想利用军士的恋家情绪使军队溃散。但魏德深极得人心,士兵们全都不忍离他而去。 第Ⅱ卷 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鸟空啼”的 “空”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品出其中滋味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台城柳”最是“无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 ,___________;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石缝间的生命 林希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籽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或者只就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拚搏。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着伤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拚搏。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 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大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无开化之日的永远的黑暗。如果一切的生命都只贪恋于黑黝黝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将它们的草籽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的种籽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们的种籽,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他的花卉生长得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枯岭的层层葱绿,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14、文章第一句话“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作者为什么“感动得潸然泪下”?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选择了哪些事物为代表来介绍石缝间的生命?突出了其哪些特点?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