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2010年长沙市一中高二语文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10年长沙市一中高二语文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2道小题,计8页。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笑靥(yè) 朱拓(tà) 间或(jiàn) 桀骜不逊(ào)
    B.湮没(zhēn) 租赁(lìn) 浸渍(zì) 殒身不恤(xuè)
    C.炮烙(páo) 蹙缩(cù) 畏葸(xǐ) 莘莘学子(shēn)
    D.俨然(yǎn) 执拗(niù) 诘问(jié) 不孚众望(fú)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踌躇 迤逦 蔬朗 安然无恙
    B.伶俐 菲薄 滑稽 哀声叹气
    C.赎罪 滋养 酣畅 司空见惯
    D.篇副 屋檐 谦和 字斟句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大自主招生中的创新尝试“校长实名推荐制”甫一公布就激起舆论的轩然大波,招致公众激烈的质疑。
    B.这对百岁夫妻,精神矍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重阳节前一天,记者采访了这对相濡以沫80多载的老人。
    C.面对网络语言的泛化,人们有各种看法,但有一点是明确的:网络新词一旦脱离了网络环境和特定的受众,就会让很多人不知所云。
    D.刘教授的讲话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且不乏幽默。我们听了之后,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质疑和批判需要勇气,但有时候信任更需要大智慧、大勇气,一味地怀疑和否定,并不是防止腐败产生的最佳方法。
    B.奥巴马的访华之旅,尤其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他的正式会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C.我们正处于美好的青春时期,这是追求理想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用信心和坚强去征服人生的艰苦历程的开始。
    D.去年学业水平考试,我校的合格率达到将近96%以上,比以往都高。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小说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老人形象。
    B.“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出自《琵琶行》,其作者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唐代诗人。C. 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对我国新诗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再别康桥》是他的代表作。
    D.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内容丰富,对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风俗与婚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
    阅读下面论说类文章,完成6~8题。(6分)
    历史能否预测未来
    在刀光剑影、恢弘悲壮的历史现象背后,似乎总隐藏着某种神秘的规律性。无论碌碌无为的一介草民还是叱咤风云的王侯将相都只能俯首帖耳,无力抗争。这种规律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我们的幻觉?如果是真实的,我们能否利用这种规律预测未来的文明呢?
    不少人相信: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而且这种规律不论人喜欢与否都依然故我地运转。在乐观的人看来,这绝对是一件好事。他们相信如果自然科学家们能够根据自然规律准确地预言哈雷彗星的出现,或者利用原子能造福人类,那么掌握了历史规律的社会科学家们也可以大胆预言遥远的未来美景。并且对人类社会进行整体的规划,使之变得至善至美。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黑格尔等都有这种愿望。
    但是英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波普尔却斩钉截铁地认为,不用为历史规律欣喜若狂或者灰心失望。在历史中找不出物理学和化学中的那种客观规律。就好比我们常常把中国古代一次又一次的王朝更替视作一种规律,认为这种“循环”一定有其内在的道理。可是如果你认真了解这些历史,就会发现,没有哪一次王朝更替是相同的。唐宋元明清,这些辉煌一时的王朝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建立、昌盛,乃至灭亡的。一旦时间抛弃了它们,它们便再也没有可能重来。既然不能重复,也就无所谓规律了。
    即使我们承认了人类历史上存在某种规律,我们又能否像天文学家预报哈雷彗星一样对未来的社会作出预测呢?在波普尔看来,这仍然很困难。最明显的例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分化为美苏两大阵营,很多人预测第三次世界大战将很快打响。但是,世界大战没有如期而至,一种前所未有的世界格局——“冷战”却持续了几十年,并且最终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终。
    预测人类社会的未来,会影响听到预测结果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被预言吓住的人们小心谨慎地处理任何可能引发战争的危机,反而让这个预言落了空。
    有些时候,人们作出预言的本意是想要避免不幸的发生,但是反而会弄巧成拙。比如,一个经济学家通过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预测未来国家的经济将会崩溃,希望大家提高警惕。人们信以为真,纷纷抛出股票,把财产转移到国外。结果国家经济遭到重创,果然崩溃了。
    当然,人类历史的总体趋势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这是不可改变的历史必然趋势。但不管怎样,我们都不可能像预测哈雷彗星的出现那样准确预测判断几年后的人类社会将会发生什么事件。历史究竞能否预测未来?人类事实上并没有定论,但是波普尔的观点引起了热烈的争论,引导人们越来越深入地探讨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社会。
    (选自《大科技》2007年第9期)
    6.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掌握了历史规律的社会科学家们可以大胆预言遥远的未来美景。
    B.社会科学家们对人类社会进行整体的规划,使之变得至善至美。
    C.掌握了历史规律的社会科学家们可以利用这种规律预测未来的文明。
    D.科学家们准确地预言哈雷彗星的出现,或者利用原子能造福人类。
    7.为什么对第三次世界大战将很快打响的预测会失败?以下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预测人类社会的未来,会影响听到预测结果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B.被预言吓住的人们会小心谨慎地处理任何可能引发战争的危机。
    C.美苏两大阵营的军事力量均衡,都有核武器,双方有很大的顾忌。
    D.即使人类历史上存在某种规律,我们也无法对未来社会作出精准预测。
    8.根据原文,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宋元明清,这些王朝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建立、昌盛,乃至灭亡的,所以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没有规律。
    B.因为人类历史的总体趋势是在进步和发展,所以我们不能准确预测几年后的人类社会将会发生什么事件。
    C.波普尔的观点完全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认识,引导人们越来越深入地探讨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社会。
    D.人们对未来作出的任何预言都是不准确的,都无法避免不幸的发生。因为历史从来都是随心所欲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8分)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抵挡,挡住
    B.素善留侯张良 善:与……交好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
    D.不如因善遇之 遇:对待
    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B.所以遣将守关者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C.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凌之耻除矣
    D.不如因善遇之 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
    12.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伯夜访,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的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项、刘矛盾出现了转机。
    B.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
    C.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此处轻描淡写,却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的性格特点。
    D.刘邦本无意做关中之王,因“鲰生”的劝说才生此念头。入关后,他秋毫无犯,“籍吏民,封府库”,可见其对项王并无二心。
    二、非选择题(第13至22小题,共 76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1)(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译文:
    (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译文:
    1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
    (杜甫《登高》)
    (2)浔阳江头夜送客, 。主人下马客在船, 。
    (白居易《琵琶行》)
    (3)乱石穿空,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赤壁怀古》)
    15.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填空题。(4分)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这首七绝为作者被贬流放边地途中,过湘江时作。 全诗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追思昔游,怀念京国。其中点明了全诗中心的句子是 。
    阅读下面文学类文章,完成16~19题。(15分)
    转 身
    李汉荣
    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在旅途上,这“转身”的频率更高,体验更多,一转身,那个清丽的少女不见了,她失踪于汹涌的街市人潮;一转身,那个少妇不见了,她那么端庄,贤淑写满了她的表情,然而,呼啸的列车载走了她;一转身,那个我极少见到的“经典老者”——满头银发,一身素净,眉宇间透出气定神闲的沉静和慈祥的他不见了,车门关闭,车轮转动,不知把他带往何方,我甚至没有看见他的背影。
    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一个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的、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