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衡水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③我家的地是分在村外路边的一块平壤间,和别家田头都有树一样,也有一棵越过碗粗的箭杨树,笔直着,在春天,杨叶的掌声哗脆脆的响。当别家田头的树都只有溜地的白茬树桩时,那棵杨树还孤零零地立着像一个单位广场上的旗杆样。为砍不砍那棵树,一家人是有过争论的。父亲也是有过思忖的。他曾经用手和目光几次去拃量树的粗细和身高,知道把树伐下来,盖房做檩是绝好的材料和支持,就是把它卖了去,也可以卖上几十近百元。
    ④几十近百元,是那年代里很壮的一笔钱。可最终,父亲没有砍那树。邻居说:“不砍呀?”父亲在田头笑着回人家:“让它再长长”。路人说:“不砍呀?”父亲说:“它还没真正长成呢。”就没砍。就让那原是路边田头长长一排中的一棵箭杨树,孤傲挺拔地竖在路边上、田野间,仿佛是竖着的乡村人心的一杆旗。小盆一样粗,两丈多的高,有许多“杨眼”妩媚明快地闪在树身上,望着这世界,读着世界的变幻和人心。然在三年后,乡村的土地政策果不其然变化了。各家与各家的土地需要调整和更换,还有一部分政府要重新收回去,分给那些新出生的孩子们。于是间,我家的地就冷猛成了别家田地了,那棵已经远比盆粗的杨树也成了人家的树。
    ⑤可在成了人家后的第三天,父亲、母亲和二姐们从那田头上过,忽然发现那远比盆粗的树已经不在了,路边只还有紧随地面白着的树桩茬。树桩的白,如在云黑的天空下白着的一片雪。一家人立在那树桩边,仿佛忽然立在了悬崖旁,面面相觑着,不知二姐和母亲说了啥,懊悔、抱怨了父亲一些什么话。父亲没接话,只看了一会那树桩,就领着母亲、二姐朝远处我家新分的田地锄去了。
    ⑥到后来,父亲离开人世后,我念念想到他人生中的许多事,也总是念念想起那棵属于父亲的树。再后来,父亲入土为安了,他的坟头因为幡枝生成,又长起了一棵树。不是箭杨树,而是一棵并不成材的弯柳树。柳树由芽到枝,由胳膊的粗细,到了碗的粗状。在酷夏,烈日如火时,那树罩着父亲的坟,也凉爽着我们一家人的心。因为至今乡村的人多还有迷信,以为幡枝发芽长成材,皆是很好很好的一桩事。那是因为人生在世有许多厚德时,上天和大地才让你的荒野坟前长起一棵树,寂时伴你说话和私语,闹时你可躲在树下寻出一片寂。以此说,那坟前的柳树也正是父亲生前做人的延续和回报。也正是上天和大地对人生因果的理解写照和诠释。我为父亲坟头有那棵树感到安慰和自足。每年上坟时,哥哥、姐姐也都会把那弯树修整一下枝,让它虽然弯,但却一样可以在山野荒寂中,把枝叶升旗一样扬起来。虽然寂,却更能寂出乡村的因果道理来。
    ⑦可是今年正月十五间,我八十岁的三叔下世时,我们一片雪白地把他送往坟地时,忽然看见父亲坟前的树没了。被人砍去了。树桩呈着岁月的灰黑色,显出无尽的沉默和蔑视。再看别的坟头的树,大的和小的,也都一律不在了,被人伐光了。再看远处、更远处别家坟地的树,原来都是一片林似的密和绿,现在也都荡荡无存、光光秃秃了。想到今天乡村世界的繁华和闹乱;想到今天各村村头都有昼夜不息的电锯轰鸣声,与公路边上的几家木材加工厂和木器制造厂的经营和发达;想到那每天都往城市输运的大车小车的三合板、五合板和胶合板;想到路边一年四季都赫然竖着的大量收购各样木材的文明华丽的广告牌;想到我几年前回家就看到村头路边早已没了树木的荡荡洁净和富有,也就只有了沉默和沉默,无言和无言。
    ⑧只是默默念念地想,时代与人心从田头伐起最终就砍到了坟头上。只是想,父亲终于在生前死后都没了他的树,和人心中最终没了旗一样。
    ⑨只是想,父亲坟前的老桩在春醒之后一定会有新芽的,但不知那芽几时才可长成树,成了树又有几年可以安稳无碍地竖在坟头和田野上。
    选自《散文选刊》2009.10有删节
    14.文中几次把树比喻成旗或旗杆?分析这个比喻的含义。(4分)
    15.根据上下文,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6分)
    ①树桩的白,如在云黑的天空下白着的一片雪。
    ②我为父亲坟头有那棵树感到安慰和自足。
    16.文章倒数第三段连用 “想到”引起五个句子,有何作用?(6分)
    17.“父亲终于在生前死后都没了他的树,和人心中最终没了旗一样。”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六、语言运用(15分)
    18.今年1月,上海6所高校各自进行了2010年的自主招生考试,其中有4所高校没有将语文列为考试科目。与此同时,有的高校明确规定,报考考生不分文理,必须进行数学、英语考试。这些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不考语文的做法不免让人们有些忧虑,请推测并简要阐述人们忧虑的原因,不少于两条。(4分)
    ①
    ②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李白、李清照、汤显祖、沈从文、郁达夫、海明威、巴尔扎克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作家或诗人。请你仿照例句,为其中一位写一段话,评价其作品的意义和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示例:《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曲个性解放的爱情悲歌,一座震撼世界的话剧巅峰;莎士比亚,捍卫人文,抨击封建,是无与伦比的戏剧大师。
    20.下面是某单位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倡议书》中的一段话,在语法、标点、词语、语序和得体等方面有毛病,每句均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修改。(6分)①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北纬33.1,东经96.7度)。②倒塌的房屋,逝去的生命,这一切让我们没齿难忘。③截止15日16时,地震已造成760人死亡,11477人受伤,失踪243人,1.5万户民房倒塌,有10万受灾群众需紧急转移安置。④“地震无情人有情”,为此,我们发出为灾区奉献爱心,帮助受灾人民重建美丽家园,⑤陪伴他们一起迎接希望,抚平伤痛,走出困境。⑥我们倡议: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以不低于三百元的标准,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
    第①句 应改为
    第②句 应改为
    第③句 应改为
    第④句 应改为
    第⑤句 应改为
    第⑥句 应改为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40年前,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之所以能在20多名宇航员中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使加加林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很懂规矩,很珍惜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主设计师决定让加加林执行这次飞行。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体自选。www.ks5u.com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1.答案:C
    解析:A项中“剔”应读“tī”;B项中“衾”应读“qīn”;D项中“跻”应读“jī”
    2.答案:D
    解析:A项,“身无长物”形容贫穷,除必需品外,没有别的东西。B项“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不能带宾语。C项“望文生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贬义。用在这里不合语境。D项,“平易近人”既指态度谦虚和蔼,使人容易接近,又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3.答案:B
    解析:A项缺主语。在“将自动保存于‘网上世博护照’中”前加“印章”。
    C项语序混乱,应为“生产足、货架满、价格稳、人心安”。
    D项中开头应为“国家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4.答案:C
    5.答案D
    解析:A项的解释应指前一个“似”B项应为“不与外在世界的艺术掌握对象保持形态上的高度相似”;C“是造形能力低下的一种表现”错。
    6.答案C
    解析:“花鸟画、山水画只求形似”错。
    7.答案B
    解析:A“不写实”的说法错,原文强调的是“非严格写实”;C“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错;D文同成功的例子是“不似之似”的典范。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B项的“济”是个常用的多义词,结合上下文,这里的“济”应该是“接济”、“帮助”的意思。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A项的“乃”,均是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然”;B项的第一个“乎”表推测语气,第二个“乎”是表示反问语气;C项第一个“为”与后面的“所”表被动,第二个“为”是动词,“作为”的意思;D项第一个“以”是介词,“把”的意思;第二个“以”是动词,“认为”。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D项中“赵歧曾经推举他担任自己的官职”说反了。
    11.(1)在州郡担任官职,因为廉洁正直嫉恶如仇而被人忌惮。
    (2)我看你不是卖饼的人,我一问你,你的脸色就变了,人如果没有深重的冤苦怎么会亡命呢?
    (3)叛贼想要胁迫赵歧担任元帅,赵歧说假话敷衍才得以避免,辗转回到了长安。
    12.(1)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以境写人的烘托手法。(2分)在这首诗里,被访的友人没有露面,对别墅也没有直接描写,然而,就从这个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中——相似的园门,处处飘着枳壳花,可以想象到这位友人恬然自适的风采。(1分)
    (2)有。(1分)“日高犹未到君家”,日头已高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表现了诗人会友的焦急、急切的心情;(1分)然而当诗人到达村里时发现村园门巷“多相似”于是又感到十分新奇、惊讶,但他是来访友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找不到友人家,不禁有有些焦急与迷惘;(2分)接着诗人又发现到处都是枳树和枳树花,于是惊叹、赞美之情也就油然而生,甚至有些陶醉了。(1分)
    13.略
    14.四次。农村有树就像人心中有旗一样,旗在这里象征着生活的希望和支持,代表着精神的高尚和信仰。
    15.①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通过黑与白所带来的巨大反差,表现了树被砍后的凄凉情景和一家人的震撼与惊异。
    ②父亲生前就爱树、护树,死后坟前又长出一棵树陪伴父亲,这是对父亲灵魂的安慰,是父亲生前做人的延续和回报。
    16.揭示坟上树被砍的原因;运用排比表现了现代社会物质的追求已然侵占了树木的生长环境,侵蚀了人们对自然的珍惜和敬畏之情,表达了作者的失望和无奈。
    17.这一句是文章的点睛之笔。父亲生前尽力保护的杨树和死后坟上代表着父亲人品回报的柳树最终都逃脱不了被砍伐的命运,人们对象征着希望和生机的树滥加砍伐,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丢失了精神的信仰,结果只能是迷失自己,走向黑暗。
    18.参考答案①任意取消语文考试,不仅违反《宪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且将严重误导中小学的教育方向,直至动摇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根基,长远的危害不可估量。
    ②高校的招生入学考试,承担着相当大的社会责任,就是对公民的全面素质培养、情操的培养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如果高校自主招生明示或暗示语文可以“牺牲”,无疑就是向学生、家长、中小学和社会发出了一个错误信号,即语文在各学科中占次要地位。
    ③这种做法不仅贻害基础教育领域,同时也对目前社会上“重理轻文”“重英文轻中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④语文教育绝非简单的认字写字,它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水平,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健全学生人格……不考语文显然不是明智之举。(4分,任意说出两条,言之成理即可。)
    19.答案示例:《牡丹亭》,一部跨越生死的爱情传奇,一部浪漫绮丽的昆剧经典;汤显祖,彰显人性,反对束缚,是当之无愧的杰出的戏剧作家。(句式2分,内容3分)
    20.第①处“(北纬33.1,东经96.7度)”应紧贴“玉树县”后。第②处“没齿”改为“终生”。第③处“截止”改为“截至”。第④处“重建美丽家园”后加“的号召”。第⑤处“迎接希望,抚平伤痛,走出困境”改为“抚平伤痛,走出困境,迎接希望”。第⑥处“以不低于三百元的标准”不得体,删去。(每点1分)
    【参考译文】:
    赵岐字邠卿,是京兆长陵人。赵歧少年时就读通了经书,颇有才学。在州郡担任官职,因为廉洁正直嫉恶如仇而被人忌惮。上书建议二千石官员可以辞职为父母服丧,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正赶上河东太守刘祐离开职位,而用中常寺左悺的兄长左胜代替他,赵歧鄙视痛恨宦官,当天就丢官回家去了。京兆尹延笃又请他来担任功曹。
    这以前,中常寺唐衡的哥哥唐玹担任京兆虎牙都尉,同乡认为唐玹不是凭自身才德晋升的,所以都瞧不起他。赵歧及其堂兄赵袭又往往说些贬斥唐玹的话,唐玹就对他们恨得咬牙切齿。桓帝延熹元年,唐玹担任京兆尹,赵歧害怕祸事临头,就与侄子赵戬逃走躲避他。唐玹果然收捕赵歧的家属宗亲,用重法来构陷他们,(他们)全被杀害了。赵歧便逃难四方,长江、淮水、海边、岱山,没有不曾去过的地方。隐藏了自己的姓名,在北海的集市上卖饼。这时有位安丘人叫孙嵩的,年纪二十岁,在集市上游玩,见到赵歧,一看就觉得赵歧不是一般人,于是停下车子喊赵歧上车同行。赵歧大惊失色,孙嵩就拉下车帷幔,让骑马的随从们赶走行人。秘密地问赵歧:“我看你不是卖饼的人,我一问你,你的脸色就变了,人如果没有深重的冤苦怎么会亡命呢?我是北海孙宾石,全家有百口人,情势上能够救助你。”赵歧平日里就知道孙嵩的名字,就把事实原委告诉了他,于是一起回了家。孙嵩抢先一步禀告母亲说:“我出去走走,竟得到一位可以以命相托的朋友。”迎进客厅,饭菜招待,十分高兴。把赵歧藏在复壁中好几年,赵歧作《厄屯歌》二十三章。
    后来唐玹一帮人都死绝了,赵歧遇赦重见天日。朝廷三府听到后,都来征招他。延熹九年,司徒胡广聘他,他才应允。这时,正赶上南匈奴、乌桓、鲜卑反叛朝廷,公卿推举赵歧,提拔他任并州刺史。赵歧准备奏上一本防守边疆的策略,还未来得及献上,恰逢因为党锢的事情而被罢免,于是撰写编排为《御寇论》一书。
    灵帝初年,又遭遇党锢之禁十来年。中平元年,各地兵起,(皇帝)下诏挑选曾经任过刺史、二千石而有文武才能可以任用的人,于是征聘赵歧为议郎。车骑将军张温西征关中时,请求补(赵歧)为长史,另外领一支人马屯驻安定。大将军何进又推举赵歧为敦煌太守,走到襄武,赵歧和新任命的诸郡太守多人都被叛贼边章等人抓获。叛贼想要胁迫赵歧担任元帅,赵歧说假话敷衍才得以避免,辗转回到了长安。
    到献帝西都长安时,他又被任命为议郎,不久升迁为太仆。等到李傕当权,派太傅马日磾去安抚天下,让赵歧作为副使。马日磾走到洛阳,上表另派赵歧去外地宣扬国命,(赵歧)所到郡县,百姓都高兴地说:“今日竟能重新看到朝廷使者的车马。”
    这时,曹操担任司空,推举赵歧代替自己。光禄勋桓典、少府孔融上书推荐他,因此就地任命他为太常。九十多岁,建安六年去世。(死前)吩咐他的儿子说:“我死的时候,墓穴中用沙堆起来作为床,用布衿白衣,散放上面,再用单被盖起来。当天就下葬,下葬后就埋起来。”赵歧有很多著述,有专著《孟子章句》及《三辅决录》,在世上流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