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忻州市2009-2010学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联考试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3.请改正前两个自然段中三处病句。(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14.除了错别字和病句以外,本文还有什么问题?请指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篇微型小说,完成后面题目(18分)
    感恩节的“上帝”
    14岁那年,杜鹏和父母一起来到美国,他们住在在地图上难以找到的蒙大拿州小镇桑克兰。
    在学校里,转学半年的杜鹏简直像是空气,没人和他交流,没人和他做朋友。爸爸问杜鹏:“难道没人对你感到好奇,愿意跟你说话吗?好奇心很强的美国人不对镇上唯一的中国孩子感兴趣是不大可能的。”
    杜鹏脸上闪过一丝犹豫,低着头低声说:“有,但我感觉他们是在嘲弄我。我不想和他们说话。”
    郁闷和压抑一直持续到了那年的感恩节。在桑克兰镇上,感恩节里的信徒们需要一个人来扮演“受气包”的角色。按照镇长劳克的说法,这个人必须身穿单薄的衣服,到镇子上每户人家去“乞讨”一些东西,然后对他们说感谢的话,哪怕遭受到拳打脚踢和冷言冷语。
    镇子上的人选出的是杜鹏的爸爸。杜鹏反对爸爸这么做,他认为这样会让镇子上的人更看不起他们,这是对自己一家的侮辱。可爸爸拍了拍杜鹏的肩膀,对他说:“放心吧,爸爸一定会在那天让大家满意的。”
    这注定是一个让杜鹏难以忘记的感恩节。清晨,爸爸就穿着破旧、单薄的衣服出了门。
    杜鹏原本想躲在家里,他不愿看到爸爸被人指责或侮辱的场面,可妈妈却要他跟在爸爸身后——她怕有人伤害爸爸。
    这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有些暴力。几乎每家的大人都要指责爸爸几句,然后向他挥舞着拳头。拳头打在爸爸身上,却疼在杜鹏心里。他觉得每个家庭的人都在嘲笑着爸爸和自己,他们会想:“看,这两个从中国来的傻瓜多么傻,被我们愚弄了!”
    杜鹏甚至觉得自己和爸爸比乞丐还没有尊严。他对爸爸说:“也许镇子上根本就没这个风俗,他们就是想找个借口侮辱我们。”爸爸却摇着头说:“不会。”
    一个街区走下来,杜鹏默默地数着爸爸挨过的拳头,57户居民一共打了爸爸132下。
    终于走完了最后一家,杜鹏连忙上前,拉着爸爸就走,他的目光里充满了怨恨和愤怒。
    爸爸笑笑说:“儿子,别生气。这是别人的风俗,我们入乡就得随俗。”杜鹏跺了跺脚,他头一次感到爸爸笑得这么卑贱,整整一天他都不愿和爸爸说话。
    夜幕降临,杜鹏家的门铃忽然响了起来。他打开门,看到镇子上所有居民都站在自己家门前。他们微笑着,脸上洋溢着快乐,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感恩节的礼物。镇长劳克抬高嗓门大喊着:“我们的上帝,我们要感谢你!感谢你今天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屋子里到处堆满了礼物,镇子上的居民一一和杜鹏家人拥抱。杜鹏有些不习惯这样的转变,短短的时间里镇子上的居民怎么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劳克对杜鹏一家解释说:“这是我们镇上的传统,在感恩节这天为了让所有人虔诚地感恩,我们会选出一个人来让大家发泄自己的怒气和怨气。我们一般选择新来的邻居,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们晚上还会对他进行感谢。这个人是感恩节里的上帝,也是最有资格被崇敬的人!”
    杜鹏默默地看了爸爸一眼,笑了笑,眼睛里满是骄傲。镇子上的人在杜鹏家开起了感恩节派对。鼎沸的人声里,杜鹏低声对爸爸说:“我想我懂得了些什么,我很快就会有很多朋友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金故事》,有删改)
    1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6分)
    A.小说叙事简洁,主旨深邃,表达了作者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人际关系的思考,对宽容和谐的处世之风的赞扬。
    B.杜鹏“眼睛里满是骄傲”是因为他觉得爸爸的所作所为终于取得小镇居民的信任,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给他攒足了面子。
    C.杜鹏在学校里没人与他交流,固然有当地人欺生的因素,主要原因是自我压抑,怕同学看不起,不肯主动与人交流。
    D.小镇居民对他们选取的“受气包”,先是打骂后是感谢,这个突转,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所在。
    E.杜鹏爸爸之所以愿意当“受气包”,是因为他城府深沉,早已了解小镇的风俗,只是不揭穿而已。
    16.“误会法”是小说创作常用的方法,这篇小说有几重误会?请分点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是否觉得杜鹏爸爸这个“受气包”是最有资格被崇敬的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共18分)
    18.请用一两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故事包含的哲理。(4分) ks.5u
    一个人从亚历山大帝王图书馆买下了一本书。这本书夹着一张纸,纸上写着点铁成金石的秘密。谁要是在黑海边找到了这块小点金石,谁就可以将任何金属点成纯金。纸条上说,这块奇石的外观与其他石头没有区别,只是它摸起来是温的。这个人来到黑海边,开始寻找点铁成金石。海边的石头很多,为了避免重复捡到他摸过的石头,他每捡到一块冰凉的石头就往海里扔,这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过去了,他不气馁,继续捡石头扔石头。有一天,他捡起一块石头,是温的!他随手扔到了海里。
    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
    19.填写句子,要求与上下文衔接连贯。(6分)
    我谓江南文化以灵动,水的灵动;我谓西北文化以沉稳,山的沉稳。求之于诗,若
    江南文化是轻盈明快的七绝,是 ① ;西北文化则是古朴厚拙的五古(五言
    古风),是杜甫的沉郁顿挫。求之于词,若江南文化是柳永的缠绵悱恻,是“杨柳岸,
    晓风残月”;西北文化则是 ②  ,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求之于时序,若江南文化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阳春三月,是温飞卿的鲜艳秾丽;西
    北文化则是 ③  ,是王安石的朗肃内敛。上天以水的灵动和山的沉稳分别滋润
    着江南文化和西北文化,使得中国文化不至于太单调、太寂寞。
    答:
    20.续写“情绪往往这样传染”(至少补出两个小情节,不少于80字)。(8分) ks.5u
    总经理因为公司经营亏损莫名其妙训斥了部门经理,部门经理窝了一肚子火。回家端起饭碗,突然训斥妻子饭菜太咸。妻子一脸委屈,饭菜咸淡跟以前一样啊。这时,正好儿子放学回来,妻子没好气地训斥儿子回的太晚。儿子被无端训斥,闷闷不乐吃完饭,一甩门,走到街上 六.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茫茫大海上航行210天后,澳大利亚16岁女孩杰西卡•沃森于2010年5月15日驾着“艾拉的红粉佳人号”帆船成功返回悉尼港,完成了独自环球航海冒险的壮举。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称赞她为“澳大利亚最新的英雄”。沃森却说:“我不同意总理的说法,我不认为自己是个英雄,我只是一名普通女孩,一个相信自己梦想的女孩。”此前,海事安全部门曾想劝阻她,但没有法律依据。沃森的父母却支持了她。当有人问到她的壮举能否列入世界纪录时,她说:“能否列入世界纪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好。”
    以上新闻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注意:不要脱离材料;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忻州市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中联考
    高 二 语 文(A类)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DBCBABAD
    1.D (A踯躅 zhí zhú B观guàn,睇 dì,C脂zhī,华裔yì)
    2. B
    3. C(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的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罄竹难书:比喻罪恶很多,难以说完。两者意思相同。感情色彩一致,可以互换。A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见风使舵:比喻跟着情势转变方向;贬义。两次感情色彩不同,不能替换。B谈笑风生:形容有说有笑,轻松而饶有风趣。谈笑自若: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用于紧张和危急的情况下)。句子语境没有紧张或危急情况,不能替换。D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前者用于写作,后者泛指做事,不能替换)。
    三.(24分)
    9.(1) ① 等到祸患形成了,花费时间,耗尽精力,才仅仅把这祸患处理掉,天下的事,像这拇指似的,真是太多了。(4分)
    ②郑先生不曾忽视拇指上的疮疹,只是因为没有及时看医生,因而几乎酿成大病。(4分)
    (2) 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3分)
    10.诗歌鉴赏(8分)
    (一)(1) (4分)①A ②B ③B ④A ⑤A ⑥B
    (2) (4分)不同意,诗中有很多表现瀑布无奈的地方。如“抗不住”“又聋又哑”“狭隘的轨迹”“会不会”等。
    同意,诗中虽有表现瀑布无奈的地方,但却强调了瀑布的新鲜永恒,这就是生命力。所谓“会不会”其实是表现瀑布内心的追求。(言之成理即可)
    (二)(1)表明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不减他们二人,有天地可鉴。 表现了诗人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而不被理解的愤懑之情。(4分)
    (2)本诗没有涉及“对朝廷失去了信心”的意思,只是谈自己对朝廷的忠心。学生如果有别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亦可。(4分)
    11.名句默写(5分)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逸豫可以亡身
    ④飞羽觞而醉月 ⑤后而哀之而不鉴之
    四.(34分)
    (一)(16分)
    16. (6分)
    ①杜鹏误会美国的同学,觉得同学总在嘲弄他; ②杜鹏误会爸爸,觉得他卑贱而没有尊严; ③杜鹏误会小镇的居民,认为他们是在找借口侮辱人;④杜鹏妈妈误会小镇居民,怕有人伤害她丈夫。(答对一项1分)
    17. (6分)
    观点一:杜鹏的爸爸是小镇上的新居民,他入乡随俗,心胸开阔;受到委屈也不怨恨和愤怒,乐意当“受气包”,给小镇的居民带来快乐;这种不图感谢而又愿意付出的精神,理应受到尊敬。
    观点二:杜鹏的爸爸甘当“受气包”,如果这个镇子民风刁蛮,他和他的家人一定会受到侮辱;而且小镇居民也应尊重外来居民的习惯,杜鹏的爸爸可以给小镇居民说清楚,无原则容忍退让,不值得尊敬。(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五.(18分)
    18.(4分)【参考示例】习惯常常有强大的力量,有时会使我们做出令人遗憾不已的事来。
    19.(6分)①李白的清新俊逸
    ②东坡的旷达豪放
    ③秋风萧萧、雨雪霏霏的深秋严冬(答成一个季节也可以)
    20.(8分)略
    六.作文(50分)
    21.等级评分标准
    基
    础
    等
    级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
    内
    容
    20
    分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感情虚假
    表
    达
    20
    分切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漂亮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工整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特
    征
    10
    分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细节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点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项以“题意”、“内容”为重点;“表达”项以“文体”、“语言”为重点。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实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 ⒀材料新鲜 ⒁构思新巧 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⒃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每用错3处标点扣1分。
    四、套作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附译文:
    浦阳县有位青年名郑仲辨,他的身体强壮,面色红润,精神充沛,从来没有生过病!一天,左手的大拇指生了一个疹斑,肿起来像米粒一般大,郑君疑惧,给别人看,看的人哈哈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过了三天,疹粒肿得像铜钱那般大,他更为担忧,又拿给人看,看得人像以前一样笑他。又过了三天,拇指肿得像拳头那般大,靠近拇指的指头,都被它牵引得疼痛起来,好像割刺一般,四肢心脏及背脊骨没有不受痛的。郑君心中害怕,就去请教医生,医生看了,吃惊地说:「这是奇特难治的病,虽然病在指头上,其实成了影响全身的病了,不赶快治疗,将会丧失生命。可是刚开始发病的时候,一天就可治好,发病三天以后,要超过十天才能治好;现在病已经形成了,不到三个月不能治愈。一天治得好,用艾草就可以了!过十天要治得好,用药草才可。到成了重病时,甚至会蔓延到肝脏、横隔膜,不然也可能有一只手臂残废。除非能从内部治它,否则病势不会停止,不设法从外面来治疗,病就不容易治好!」郑君听从他的话,每天内服汤药,又外敷有效的良药。果然到两个月后就好了,三个月后精神脸色才复原。
    我才能低下,不敢筹谋治国大计,而郑先生思虑周密,行事果决,不是久居平民的人。《左传》不是这样说吗:“三折肱而成良医。”(一个人曾三次折断手臂,接受那么多的医疗经验,经验有了,自己也就成为疗伤的良手了。)郑先生以后如果居官的话,就应该以“拇病”的例子来作借鉴。
    洪武辛酉九月二十六日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