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妩媚/荒芜丛杂 蔓草/顺蔓摸瓜 叨扰/叨陪鲤对 B.湍急/逸兴遄飞 偌大/兑现诺言 褒贬/砭人肌骨 C.嘲讽/呕哑嘲哳 角色/宫商角徵 解送/迎刃而解 D.瞻仰/赡养老人 拜谒/残碑断碣 龃龉/踽踽独行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由于伤病,申雪、赵宏博与双人滑金牌失之交臂。2010年2月15日,他们终于在温哥华牵手圆梦。 B.为了确保煤炭的供应,让全国人民过个祥和的节日,春节期间,山西省各大煤矿职工宵衣旰食坚守在工作第一线。 C.现在许多人一提起知识经济,就以为只要有了知识,经济就能发展起来。事实上,知识经济并非海市蜃楼,还要以资本为基础。 D.据中新网票选调查显示,小虎队以高达38.6%的支持率当仁不让成为歌舞节目第一名,连“天后”王菲都望尘莫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此次由共青团中央发起的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挖掘爱心人物和事件,并通过对这些人物和事件的宣传,来倡导人们发扬关注弱势群体奉献爱心。 B.全国总工会4月5日决定紧急拨款200万元,用于对在王家岭“3•28”特大透水事故中遇难矿工及其家属的慰问。 C.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D.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都要不断巩固和提高经济发展的成果,争取在2020年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4.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每条不超过30个字)(4分) 关于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这样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 “国学大师”钱钟书访问美国国会图书馆,主管者引导参观藏书库,显得很得意。问及钱钟书的感想,他说:“我亦充满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 (1)苏格拉底要表达的观点是: ▲ 。 (2)钱钟书要表达的观点是: ▲ 。 5.请在庄子、屈原、史铁生中任选一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5分) 示例: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疗救精神的良方。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周公喜,开钥,乃见书遇吉。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兹道能念予一人。”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诫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 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下未集 集:安定 B.召公乃缪卜 缪:假装 C.于是卒相成王 相:辅助 D.人或谮周公 谮:诬陷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 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 B.王其无害 亦藏其策于府 C.未可以戚我先王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D.亦藏其策于府 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8.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周公“笃仁”的一组是(3分) ①乃自以为质 ②维长终是图 ③诫守者勿敢言 ④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 ⑤自揃其蚤沉之河 ⑥作立政,以便百姓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②③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武王灭了殷纣之后,由于过于劳心劳力,身体有病,虽然周公向祖先祷告说愿意以身相代,可还是没能挽救武王的性命。 B.周武王平定天下之后,封周公旦到鲁国,可是周公没到他的封地鲁国去,因为天下初定的周朝实在是离不开他。 C.武王死的时候,成王还在襁褓之中,根本没有办法处理朝政。周公为了稳定江山,面对谣言,毅然挑起了千斤重担,代成王行天子之职。 D.成王长大了,周公将朝政大权归还了成王。可是那些小人们还是说周公的坏话,周公于是只好逃到了楚国。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维长终是图,兹道能念予一人。(3分) (2)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4分) (3)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3分) 三、古诗鉴赏(19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长安晚秋 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1)这首诗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诗题中“晚秋”的特点?(3分) (2)请结合诗句,简析颔联的表达特色。(3分) (3)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水调歌头•平山堂①甩东坡韵 [南宋]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篷舟千重,菰菜莼羹②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③,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②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③河洛: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 (1)请简析“秋雨一何碧”两句写景的作用。(3分) (2)“苹洲外”三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3分) (3)在这首词中,词人写了哪几种“愁”?请简要概括。(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汩余若将不及兮, ▲ 。(屈原《离骚》) (2)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3) ▲ ,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4)艰难苦恨繁霜鬓, ▲ 。(杜甫《登高》) (5)青泥何盘盘, ▲ 。 ▲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6)君子食无求饱, ▲ , ▲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按时看日出的人 王开岭 上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 “按时看日出”,我猝然被这句话击中了。 一位面壁写作的世界级文豪,一个如此吝惜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再平常不过的景象当做一门必修课来面对……为什么? 我竭力去想象、去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体味它—— 刚刚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儿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潮湿的土腥味儿,清脆的雀啾,充满果汁甜香的空气……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怒放的凌霄,绛紫或淡蓝的牵牛花,那蛋壳般薄薄的静…… 从词的意义上说,黑夜意味着“闭合”;而日出,则象征着一种“绽开”,意味着你的生命画册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被新的热量所充满。 黎明,拥有一天中最纯净、最清澈、最让人激动的光线,那是生命最易受鼓舞、最能添置信心和渴望的时刻,也是最能让青春荡漾、幻念勃发的时刻。像含有神性的水晶球,它唤醒体内某种沉睡的细胞,使我们看到远方的事物,看清了险些忘却的东西,看清了梦想、光阴、生机和道路……迎接晨曦,不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是人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力量作用于人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对视,有机会认真地打量自己。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个被照耀和沐浴的仪式;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 与福楼拜相比,我们又是怎样过的呢?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涯中,有过多少沐浴晨曦的体验?我们创造过多少这样的机会? 或许只有寥寥几次吧,比如某个刚下火车的早晨(可能是怎样的疲惫和不情愿啊),或偶尔登山观景之时。而更多的人或许一次都没有!一生中的那个时刻,我们无不蜷缩在被子里,在昏迷,在蒙头大睡,在冷漠地打着呼噜——第一万次、第几万次地打着呼噜! 放弃早晨,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你已被遗弃了,意味着你所看到的世界是“旧”的,和昨天一模一样的“陈”。仿佛一个人老是吃经年发霉的粮食,永远轮不上新,永远只会把新的变成旧的。意味着不等你开始,不等你在起点上,就已被抛至中场,就像一个人未谙童趣即已步入中年。 多少年,我都没有因光线而激动的经历了。上班的路上,挤车的当口,迎来的已是煮熟的光线,中年的光线。 即使你偶尔起大早,忽萌看日出的念头,又能怎样呢? 都市的晨曦,不知从何时起,早已变了质—— 高楼大厦夺走了地平线,灰蒙蒙的尘埃,空气中老有黏黏糊糊的感觉,老有挥之不散的汽油味儿,即使你捂起了耳朵,也挡不住出租车的喇叭声……没有纯洁的泥土,没有旷野远山,没有庄稼地,只有牛角一样粗硬的黑水泥和钢化砖。所有的景色,所有的目击物,皆无水洗过的那种鲜艳与亮泽、那种蔬菜般的翠绿与寂静……你意识不到一种“新”,感受不到婴儿苏醒时的那种清新与好奇,即使你大睁着眼,仍觉像在沉沉的昏睡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福楼拜比我们幸运得多。 “按时看日出”,是生命健康与生活积极的一个标志!它不仅仅代表了一种生存姿态,更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是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 让我们呼唤真正的日出,愿我们在那一刻能真正醒来。 14.文章的第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哪些作用?(5分) 15.结合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6分) (1)“那蛋壳般薄薄的静”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3分) (2)如何理解“迎来的已是煮熟的光线,中年的光线”一句的含意?(3分) 16.文末作者说“从这个意义上说,福楼拜比我们幸运得多” 。结合全文,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6分) 17.“按时看日出”这句话给了你什么人生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六、作文(70分) 18.放手,就是承认自己有所不能;放手,就是不苛责或强求别人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放手,不比坚持来得容易。放手,是选择,不是放弃;是乐观,不是悲观;是在人生旅途中转一个弯,甩掉不必要的包袱,轻装上阵。 请以“放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语文加试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鱼得水而游焉则乐,唐决水涸则为蝼蚁所食掌修其堤防补其缺漏则鱼得而利之国有以存人有以生。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人之所以生者,行善是也。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取材于《淮南子》) 19.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六处)。(6分) 唐 决 水 涸 则 为 蝼蚁 所 食 掌 修 其 堤 防 补 其 缺 漏 则 鱼 得 而 利 之 国 有 以 存 人 有 以 生。 20.《淮南子》是一部由 ▲ (朝代) 时期的淮南王 ▲ (人名)主持编撰的诸子论文集。(2分) 2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文字阐明的道理。(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