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8分) (1)云霄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滕王阁序》 (2)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 《归去来兮辞》 (3) ,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陈情表》 (4)子在川上曰:“ , !” 《论语》 (5)子曰:“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论语》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9题。(20分)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个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刺刺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 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即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直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名。”林冲听得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道:“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牌头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教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林冲道:“谢得照顾。” (选自《水浒传会评本》第八回,有删节) 16.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7.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6分) 18.对第二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吧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6分) 19.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小说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牢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对林冲见差拨的细节描写上。 B.由于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进牢营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关照,却遭到差拨的辱骂和恐吓。 C.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时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扎拿出来。 D.小说通过对管营、差拨、牌头等人相互勾结欺压犯人的具体描写,形象地反映了牢 营的黑暗现实。 E.小说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达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 六、(5分) 名著赏析题 20.请说说《堂吉诃德》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提示:在作品中,堂吉诃德与桑丘主仆二人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在形象的内涵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 七、(65分) 21.大家学过《荷塘月色》一文用比喻的手法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请借鉴这种手法,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描述深秋的景象,写出它的特色来。(不少于200字)(15分) 22.阅读下面文字,跟据要求作文。(50分) 生活中,你有储蓄的习惯吗?当一枚小小的硬币投入储蓄罐时,你也许不以为意,但积少成多,日久,也许会派上用场。其实,能够储蓄的何止硬币!如果你把诚实、谦虚、无私等美好品德投入心灵的储蓄罐中,你不就具有了崇高精神和美好人格吗? 要求: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修水一中高二年级第一次统考语文答案 1. C(A中依次读音为yùn 、gòu、xīng、hè,B中依次读音为dā、biān、bèn、mǐ,D中依次读音为pí、mú、lù、qiào。) 2.D(A侯一候,遐一暇; B幅一辐,搏一博;C壁一碧,昧一寐。) 3.B(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概括。A.癣疥之疾:比喻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和小毛病。应为“噬脐之患”。C.言近旨远:语言浅近而涵义深远。此处望文生义。D.移花接木: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有贬义) 4.D(A“凯”即“胜利”,“旋”即“归来” B“生灵”即“百姓” C“莘莘”含“许多”之意) 5.B 6.B(在被归入青春文学范畴的作品之中,也有一些好的作品。) 7.A(文学对年龄中立,而不是只有年长的作家才能从容对付大的题材。) 8.B(虚构和臆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学作品允许虚构) 9.C(夺:改变) 14、(1)大意:诗人触景生情,即兴抒发了战乱之后物是人非的伤感。 (2)大意:此联中,“自”“空”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芳树无人花自落”,著一“自”字,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好认花自开自落了。“春山一路鸟空啼”,着一“空”字,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山路的寂寞。两个字写出了春光虽好却无人欣赏的悲哀之情。 15.(1)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2)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 (3)但以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4)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5)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6.(4分)①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17.(6分)差拔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 ①对比法。②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 18.(6分) 两种身分:①教头身分。②配军身份。 四种性格和心理:①谨慎小心。②沉着冷静。③隐忍顺从。④顾及颜面。 19.(4分)B C 20.答:一个高瘦,一个矮胖;一个骑高马,一个骑矮驴;一个沉溺主观,耽于幻想,一个头 脑清醒讲求实际;一个行动鲁莽,奋不顾身,一个谨慎小心,胆小怕事;两两对比,相得益彰。 【参考译文】 许允的妻子是阮卫尉的女儿,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元比丑陋,举行交拜礼后。许允不想再进去,家里人为此忧心如焚。这时,正好许允来了客人。新娘叫丫环去看客人是谁。丫环回来回答说:“是桓公子。”所说的桓公子,就是桓范。新娘说:“不用担心,桓范一定会劝他回到洞房来。”桓范果然对许允说:“阮家把相貌最丑的女儿嫁给你。必然有其用意,你应当仔细观察她。”许允于是重新回到洞房。见到新娘后,就立即往外走。新娘料定他这次出去就没有再回来的道理,便拉住他的衣襟让他留下。许允因此对她说:“女人须具备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客、妇功),你有其中几样?”新娘说:“我所欠缺的只是容貌。然而读书人应该有各种好品行,夫君又有几种呢?”许允说:“全都具备。”新娘说:“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许允面有愧色,从此就敬重她。 许允在当吏部侍郎期间。起用了许多同乡为官,魏明帝派武士来拘捕他。临去的时候许允妇追出来嘱咐许允说:“君主是贤明的,可以用分辨道理来争取(他收回成命),不要用情感去哀求。”到了朝廷上,魏明帝审问他为什么要起用那么多乡党,许允回答:“我只是在‘举尔所知’罢了。我用的那些同乡,都是我所了解的人。请陛下去查查这些人为官称职与否,如不称职,我甘愿领受罪名。”后来一调查,许允的这些同乡都是称职的, 于是就释放了他。许允当时的衣服破了,明帝还下诏赐给他新衣。当初许允被捕时, 全家人都吓得号哭起来, 只有许允的妻子神态自若,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还亲自煮米粥等着他。果然不出她所料,一会儿,许允就重新回到了家里。 许允后被晋景王所杀。消息由家中门生传回来的时候,许允妇正在纺织机前织布,但是她的神色一点都没有改变,说:“我已经料到这步了!”门生打算把许允的孩子们藏起来,许允妇说:“现在还不关孩子们的事情,用不着躲藏。”后来他们搬到许允的墓地上居住,晋景王派钟会去打探,要是孩子们的才识比得上许允,就将他们抓回来。孩子们去问母亲怎么办,母亲说:“你们虽然都很好,但是现在的才识还不是很多。只要和钟会坦诚说话就不会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事情,当然也不要太哀痛,该停就停,也不要多问朝廷政事。”孩子们听了母亲的话就去见钟会了。钟会回去把情况向晋景王做了汇报,孩子们终于免脱了灾祸。 21.符合比喻要素及深秋景物特色,语句生动流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