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监利一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 201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第Ⅰ卷(共36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全对的一组是( ) A 提 防(fáng) 刹 那(chà) 列 观(guān) 骸 骨(hái) B 凝 聚(níng) 专 横(héng) 虽 弩(nú) 前仆后继(pū) C 自 诩(xǔ) 煴 火(yūn) 针 砭(biān) 丈 人 行(háng) D 凝 噎(yē) 诈 佯(xiáng) 给 予(jí) 封狼居胥(x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 谛 结 惫 赖 躬聆大教 首屈一指 B 国 粹 弥 补 开源截流 礼上往来 C 昧 心 赋 与 汗 涔 涔 残羹冷灸 D 凄 切 墙 橹 懊 丧 黄天厚土 3.下列加点熟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B.国庆期间,西安大雁塔广场到处是游玩的人,直到天黑还不绝如缕,热闹非凡。 C.现在有些地方,干部吃喝玩乐蔚然成风,“喝酒七两八两不醉,跳舞三步四步都会,打牌一晚两晚不睡”,我们一定要狠煞这股歪风。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B.5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红色箴言》大型诗歌朗诵会,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在场的大学生热血沸腾,深受震撼。 C.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游客们精挑细选,讨价还价,热闹极了。 D.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这题实在错得冤枉”!他恨得跺了一下脚说,“下次再不能‘大意失荆州’了。” B、如果想了解一下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名著的情况,可以读一读《西方名著提要(哲学、社会学部分)》。(英国汉默顿编著,何宁翻译,1959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C、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D、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是永远也不会干涸的。大海中的水是怎么来的呢? 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岩石中。那时,地表的温度较高,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也较多。地球在最初的5亿年,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大量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即所谓的“初生水”。 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科学家托维利提出的假说: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太阳风即太阳刮起的风,但它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一种微粒流或带电质子流。根据托维利的计算,从地球形成至今,地球已从太阳风中吸收了多达17亿吨的氢,若把这些氢和地球上的氧结合,就可产生153亿亿吨水。 科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也提出一个新理论:地球上的水可能来自迄今为止还未观测到的由冰组成的小彗星。他在分析卫星图片时发现了一些黑色小斑点,而这些黑斑是高层大气中大量分子聚集而形成的气体水云。 他认为,小黑斑现象是许多小彗星不断地把水从高层注入大气,形成彗星云团,而后化作雨降至地面。不久,在600多千米上空,他又发现了带状发光物,即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而这一高度又恰好是此类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1990年,一块冰体从天而降,落在中国江苏省无锡梅村乡。我国专家经潜心研究后认为,此冰块就是来自彗星。弗兰克理论还为一些未解之谜提供了解释。例如可能就是由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造成地球气候剧变,才使恐龙及其他一些物种灭绝。1998年美国科学家打开了一块来自彗星的陨石,结果竟在里面发现了少量的盐水水泡!不久又发现另一块陨石里布满了奇怪的紫色晶体,这些晶体里竟然有水! 对于小彗星是否为地球带来过大量降水,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试验。 6、下列对所谓的“初生水”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的水蒸气。B、存于地下岩石中的结构水、结晶水。 C、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D、由火山喷发的水蒸气冷却后形成的水。 7、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弗兰克理论的是( ) A、地球上的水有可能来自由冰组成的小彗星。 B、在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发现了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 C、经我国专家研究,落在中国无锡梅村乡的冰块来自彗星。 D、有的陨石里含有盐水水泡或含水的紫色晶体。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拖维利假说,人类有可能利用太阳风获取更多的水。 B、根据弗兰克理论,人类有可能借助彗星云团进行人工降雨。 C、对地球水源地研究,有助于预见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 D、对地球水源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他行星是否有水存在。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薄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诋、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 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就:到 任 B.诏书切让。 让:责 备 C.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躬:亲 自 D.征拜议郎,辞疾不到 辞:告 辞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咨乃谢病去 B.以病免还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传以示美人 C.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 D.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 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 吾与汝毕力平险 11.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 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⑥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薄殓素棺。 A.①③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镇定自若,从容迎盗。他以孝事母、清正廉洁的德行使盗贼惭叹离去。 C.赵咨上任途中,曹皓迎路谒候而未加停留。于是曹皓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之后辞官归家。文中记述这件事,是为了表现曹皓淡泊名利、追慕贤达的思想性格。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亲简葬,打算更改殡法。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第Ⅱ卷(共114分) 四、文言翻译、诗歌鉴赏和填空(26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2)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 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15.填空,补充下列名句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8分) 1)人生如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 2)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3)倩何人换取,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水龙吟》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5)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__________ ,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