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湖北省南充市李渡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期第三次月考(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伟大的智者,你能保证有一个准确的最后一点,是真美,真有意义,超越以前一切的吗?告诉我,我不是怀疑者。
    不是吗?最完善的意义就是一个时间的完善加上又一个时间的完善,生命的各个小节综合起来方表现得出生命,同各个音有规律地连贯起来才成为曲子,各个色有规律地组合起来才成为一幅画一样。专门等待一个最后的好的时刻的人就好像是在寻找一个曲子完善的收尾同一幅画最后有力的笔触,但忽略了整个曲子或整幅画的人怎么会在最后一下表现出他的杰作?
    故此我要强调陨星的存在不是短促的,我说它那摇曳的成一条银色光带消去的生命比任何都要久长,它的每一秒没有虚掷,它的整个时辰都在燃烧,它的最后就是没有烬余,它的生命发挥的最纯净。如果说它没有一点遗留,有什么比那一瞬美丽的银光的印象留在人心里还要深呢!
    过着一千年空白日子的人将要实实在在地为他自己伤心,因为他活着犹如没有活着。
    (选自《山寺暮》,1937年6月初版,有删改)
    16.根据文意,解释“匆忙走路的人”的含义。(4分)
    答:
    17.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笔墨写溪水、星光,陨星?试作简要分析。(6分)
    答:
    18.文章最后一段写了匆忙走路的人的“伤心”,文中哪些词语与之相呼应?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4分) (   )
    A.本文是一篇哲理色彩较浓的散文,它探讨的是关于如何对待人生、对待时间的问题。
    B.除了比喻,文中还使用了拟人、反问、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C.作者认为,伟大的智者能保证他的“最后一点”是真美,又有意义,且超越以前一切的。
    D.匆忙走路的古今中外都有,在焦灼中生活,实在是人类的痼疾,作者对此给予了深刻而尖锐的批判。
    E.《给匆忙走路的人》中的“等待”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其寓意比近相同。
    六、语言运用题(9分)
    20.将下面6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3分)
    ①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
    ②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
    ③在天山的高处,常常可以看到巨大的天然湖。
    ④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水中,把湖光山色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
    ⑤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
    ⑥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
    正确序号:
    2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
    洪水将至,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避难措施,而大规模、有组织的避难,则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让每一个避难者弄清洪水先淹何处,后淹何处,以选择最佳路线,避免造成“人到洪水到”的被动。在那些洪水多发的地区,政府一般修筑有避难道路。这种道路应是单行线,以减少交通混乱和阻塞。在那些避难道路上,设有指示前进方向的路标,如果避难人群未很好地识别路标,盲目地走错路,再往回折返,便会与其他人群产生碰撞、拥挤,产生不必要的混乱。
    掌握“灾害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问。在洪灾中,避难者由于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损失,已经是人心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语的蛊惑,避难队伍中突然发出的喊叫、警车和救护车的警笛声,这些外来的干扰,极易产生不必要的惊恐和混乱。
    以上文字告诉我们在即将受到洪水侵害时要
    (不超过20字)
    22.把下面的长句改成三个连贯的单句,使意思表述得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3分)
    布什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后表示美国对台湾当局企图单方面采取行动改变现状的做法表示反对。
    ①
    ②
    ③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在经历或追寻美好生活境界的时候,人们往往急于达成自己的最高意愿,有时就会忽略其中一些环节或方面。比如,想要瞻仰东岳泰山的巍峨,感受其君临天下的气势,心里总恨不能一下子上峰顶,入云海,成就梦想,一尽其兴。殊不知,峰顶、云海固然是风光无限,但是那一路艰辛的攀登,甚至那每一级台阶旁的山花野草、寻常物事,又何尝不是风景?就像迷人的阿尔卑斯山脚下有写给登山者的一句话:慢慢走啊,一路欣赏!其中包含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根据这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C(A菲fēi-fěi B跷qiào -qiāo D复fǔ-fù)
    2.D(A缭—潦 露—路 B复--覆 催--摧 C 撕--厮 晨--辰)
    3.A (文献: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件:公文、信件等,指有关政治理论、时事政策、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文章。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品位:规格档次。品味:品尝体味)
    4.C(A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不形容衣服很不合身。C炙手可热,比喻人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不指知名度。注意“炙”的写法,这个字取意“肉在火上烤”。D鼎力相助,大力支持帮助。一般用语请人帮助的客气话。这是个敬词,一般用在请托或感谢对方的场合,如“请你鼎力相助”“感谢你的鼎力相助”)
    5.C(A项“还有手机等其他证件”属逻辑病句;B“足迹”与“踏遍”搭配不当;D前后矛盾,既然是“遇难者”,又何以“幸存”?)
    6.D(A未解说基因污染内涵。B缺少“不断增殖扩散”的特性。C缺少“掺进人工重组基因”基因污染实质)
    7.B(即便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安全试验,也只能说明是在试验基因工程作物的安全性,与基因污染原因没有关系)
    8.C(A文中说“有人认为”可知并未广泛确认。B前后不构成因果。D不是环境净土,而是指天然生物基因库)
    9.D(败:坏)
    10.D(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其他三项,A项前一个“于”是介词,翻译为“在”;后一个“于”介词,表方向,对象,翻译为“向”。B前者表示承接关系“就”,后者转折连词,“却”;C前者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后者是介词,表示根据)
    11.C(①是善赏,②⑥是善罚,③是野人报恩,④是齐桓公称霸,⑤是作者议论)
    12.D(错在“文章借此说明至刑不滥的重要性”。)
    13.见译文
    14.(1)“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
    (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与对比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
    15.(1)现实主义 《孔雀东南飞》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第16题:本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答案为:指那些不注重过程之美、只追求结果的人。(或:指“忽略了最大最长的一节,却专门守侯那极小的最后的一个点”的人。)这道题的答案可以说就是全文所塑造的一个形象,本题信息集中在第一、二、七、八自然段,可以自己组织语句来概括,也可以从文中筛选语句,但一定要注意问什么答什么。
    第17题:本题考查考生对表达技巧运用理解的能力。答案为:使用多个比喻强调说明不可忽视我们途程上的每一瞬。与匆忙走路的人形成对比。形象、情感、哲理三者交融,更生动地表达文章的主旨。答这样的试题主要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二是对表达对文章主旨的作用。
    第18题:本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和对作品结构的分析概括能力。答案为:忧愁、焦灼、焦虑、忧虑。构成一条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既使文章结构紧凑,又呼应文题。答这道题要在理解文章主题的基础上去筛选,后一问已经说了要从写法上解答,实际上就是对文章结构的作用的分析。
    第19题: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总体的赏析能力。答案为:C、D。C项错误理解了作者的意思,文中是这样说的:“伟大的智者,你能保证有一个准确的最后一点,是真美,真有意义,超越以前一切的吗?”要注意这是一个反问句。D项主要是“作者对此给予了深刻而尖锐的批判”是言重了。
    20.答案:③①④②⑤⑥
    21.认清避难路线,认清路标,保持镇定情绪(或“排除外来干扰”)。(意思对即可)
    22、①台湾当局企图单方面采取行动改变现状。
    ②美国对这一做法表示反对。
    ③这是布什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后表示的态度。
    23.[写作提示]
    材料中举了两个例子,一是登泰山看风景,借以说明“人们往往急于达成自己的最高意愿,有时就会忽略其中一些环节或方面”;二是阿尔卑斯山脚下写给登山者的名句,意在表明“慢”的好处。所以本题实际上蕴涵的意思是:无限风光并不只在险峰,目标重要,过程也重要;不能急于达到目标,还要仔细领会达到目标的路途上的风景。
    参考拟题:1、一路上的风景2、过程之美。
    附1:【文言文译文】
    古代的善于赏赐的人,费财少却可以勉励大众;善于处罚的人,刑法简约而奸人可以禁止;善于给予的人,使用节俭却可以成为大德;善于取得的人,获取多而别人没有怨言。
    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解围之后奖励有功人员五人,高赫列为首功。左右的人说:“晋阳被围之难中,高赫没有大功,现在却得了头赏,这是为什么?”赵襄子说:“晋阳被围,我们社稷危急,国家危险,群臣没有人不存在骄恣轻慢的心情,只有高赫没有失去君臣的礼节。”因此赏赐一人,天下尽忠之臣,没有不愿意忠于他的国君。这就是赏赐虽少却可以勉励很多为善之人。
    齐威王设置大鼎于厅堂之中,一一列举无盐县令的罪状时说:“赞誉你的话一天天传到我的耳朵里,考察你的政绩,田野荒芜,仓库空虚,监狱满满的,你用奸谋来对待我。”于是便把他烹了。齐国从此三十二年间,在道路上没有人拾取丢失的东西。这是刑罚少却可以禁止奸邪的例子。
    秦穆公到外地出游而车子坏了,右边驾车的一匹马跑丢了,被野人捉住。穆公追着一直赶到岐山的南面,野人正在煮马肉吃。穆公说:“吃了马肉,不快点喝些酒的话,有伤身体。我担心伤了你们大家。”让野人全部饮了酒,穆公才离开。过了一年,秦穆公与晋惠公在韩原发生战斗。晋军包围了穆公的车子,晋大夫粱由靡牵着穆公车上的骖马,即将捉住穆公。吃马肉的三百多人,都出死力在车下为穆公拼杀。于是战胜了晋军,又俘虏了晋惠公而归。这是给予俭约而能成为大德的例子。
    齐桓公将要举行征伐,武器不够用。下令有重罪的人,出一副硬甲、一个戟;有轻罪的,按照出金分量多少赎罪;打官司不胜的,出十二支箭。百姓都很高兴。于是修治箭矢,冶炼金属为兵器,用来讨伐不义之国,征伐不义之君,称霸天下。这是获取多而百姓没有怨言的例子。
    因此圣人按照百姓所欢喜的事情,勉励他们做善事;依照百姓所厌恶的禁止奸邪。因此赏赐一人,天下人民赞誉,惩罚一人,天下百姓畏惧。所以最高的赏赐是不虚费钱财,最高的刑罚是不伤害好人。孔子杀了少正卯,鲁国的奸邪就被堵塞了,子产诛邓析,而郑国的奸诈便被禁止了。用近的来使人知道远的,用小的来使人知道大的。因此圣人持守简约而治理广泛,说的就是这样的事。
    附2:【金陵酒肆留别赏析】
    杨花飘絮的时节,江南水村山郭的一家小酒店里,即将离开金陵的诗人,满怀别绪,独坐小酌。骀荡的春风,卷起了垂垂欲下的杨花,轻飞乱舞,扑满店中;当垆的姑娘,捧出新压榨出来的美酒,劝客品尝。这里,柳絮蒙蒙,酒香郁郁,扑鼻而来,也不知是酒香,还是柳花香。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春光春色的画面,该用多少笔墨来表现!只“风吹柳花满店香”七字,就将风光的骀荡,柳絮的精神,以及酒客沉醉东风的情调,生动自然地浮现在纸面之上;而且又极洒脱超逸,不费半分气力,脱口而出,纯任直观,于此,不能不佩服李白的才华。
    “风吹柳花满店香”时,店中简直就是柳花的世界。柳花本来无所谓香,这里何以用一个“香”字呢?一则“心清闻妙香”,任何草木都有它微妙的香味;二则这个“香”字代表了春之气息,同时又暗暗勾出下文的酒香。这里的“店”,初看不知何店,凭仗下句始明了是指酒店。实在也唯有酒店中的柳花才会香,不然即使是最雅致的古玩书肆,在情景的协调上,恐怕也还当不起“风吹柳花满店香”这七个字。所以这个“香”字初看似觉突兀,细味却又感到是那么的妥贴。
    首句是阒无一人的境界,第二句“吴姬压酒劝客尝”,当垆红粉遇到了酒客,场面上就出现人了,等到“金陵子弟”这批少年一涌而至时,酒店中就更热闹了。别离之际,本来未必有心饮酒,而吴姬一劝,何等有情,加上“金陵子弟”的前来,更觉情长,谁能舍此而去呢?可是偏偏要去,“来相送”三字一折,直是在上面热闹场面上泼了一盆冷水,点出了从来热闹繁华就是冷寂寥落的前奏。李白要离开金陵了。但是,如此热辣辣的诀舍,总不能跨开大步就走吧?于是又转为“欲行不行各尽觞”,欲行的诗人固陶然欲醉,而不行的相送者也各尽觞,情意如此之长,于是落出了“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结句,以含蓄的笔法,悠然无尽地结束了这一首抒情的短歌。
    沈德潜说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唐诗别裁》)。因为诗人留别的不是一两个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朋友,所以诗中把惜别之情写得饱满酣畅,悠扬跌宕,唱叹而不哀伤,表现了诗人青壮年时代丰采华茂、风流潇洒的情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